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北地区沙漠化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

赵淑琴  
【摘要】: 沙漠化问题不仅是全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制约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了我国,特别是沙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西北地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的程度更为严重。沙漠化不仅导致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影响了人民的生存条件,还造成了农牧业的大量减产,导致人地矛盾的激化,诱导和加剧了西北生态脆弱区的贫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我国西北地区对于沙漠化研究的起步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是比较早的,主要开展了中国北方沙漠化发展趋势及预测研究,编制了全国土地沙漠化治理区划,为西北地区沙漠化防治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沙漠化的研究人员具有人文科学知识背景的很少,使得沙漠化的研究与治理方案的选择更多偏重于揭示自然规律和技术模式,所以从社会经济、法规政策、自然规律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见。本文侧重于从治理措施、法规政策和政府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完善土地沙漠化防治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沙漠化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阶段的原因,借鉴国外沙漠化防治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立法,提出西北地区沙漠化防治综合治理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各项措施。其次,通过对我国现行的相关沙漠化防治法律法规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针对西北地区的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防沙治沙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为现在已经取得的防沙治沙成果提供保障。最后,由于沙漠化存在很强的外在性,沙漠化治理应该更多地依靠地方政府发挥作用,同时鼓励非政府主体的参与,所以明确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在沙漠化治理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以政府主体为核心,积极鼓励非政府主体在沙漠化地区大力发展沙产业,从而使沙产业带动本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汝发;;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再思考——以甘肃敦煌地区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何乃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02期
3 彭红丽;苏智先;;西部生态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问题[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12期
4 克日亘;;论我国荒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沈国舫;西北地区生态建设要充分依靠和利用自然力[J];中国水利;2003年09期
6 王涛,朱震达,赵哈林;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4.沙漠化的防治战略与途径[J];中国沙漠;2004年02期
7 邓廷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职能[J];兰州学刊;2008年S2期
8 彭谦;;总结经验 调整思路 进一步加快我省水保生态环境建设[J];陕西政报;2000年01期
9 包宁布;;科右中旗沙漠化及其防治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科技;1986年04期
10 马玉霞;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农业气象;2002年02期
11 窦贤;;沙漠化正在吞食中国的西北角[J];环境教育;2006年06期
12 ;中国西北生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J];绿色视野;2006年05期
13 沈国舫;尊重自然规律 建设生态环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01期
14 王国庆;高台县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4年S1期
15 孙道玮;董蕊;;再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6 李国平;;建始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7年05期
17 党晓鹏;;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沙漠化治理途径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年05期
18 杨灵芝;风景旅游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以韶山市风景旅游区为例[J];湖南水利水电;2005年03期
19 娜日斯;;内蒙古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前沿;2010年11期
20 赵振东;沙漠化及其防治[J];干旱区地理;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艳霞;王玉魁;;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2 王答相;蒋得江;;合理安排生态用水是搞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宋宗水;;解决西北地区干旱荒漠问题探讨[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彭德福;;额济纳沙漠化的发展与对策探讨[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5 张广军;;西部资源环境问题与绿色家园建设[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志强;程国栋;;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战略[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兴旺;段汉明;黄研;;区域与城乡统筹下的西北剩余劳动力转移初探[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雷廷武;詹卫华;唐泽军;;农业水土工程与西(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的持续发展[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孙枫;;试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A];宁夏回族自治区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阎宏;何发理;;西北地区林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杨文杰;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杨世琦;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何苑;西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赵敏娟;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及其制约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杨永梅;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哲;西北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区域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冉东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琴;西北地区沙漠化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2 郭瑞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3 孙策;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猛;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罗文楠;我国毒品犯罪的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杜海霞;猪和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东航;转型期我国腐败问题防治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何敏;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雅俊;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文华;松材线虫诱引因子的筛选及杀线虫剂筛选试验[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凤莉;气象要服务经济环境民生[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农发所 王利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失灵的剖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温跃 韩素勤;和谐山东的信用演变[N];金融时报;2005年
4 记者 江海生 通讯员王清生 柯彬生;立足长远谋发展[N];金融时报;2005年
5 黄纯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呼唤法律支撑[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江耀明;和谐企业的生态环境[N];中国交通报;2007年
7 记者 黄艳玲;进一步改善信用环境 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广元日报;2006年
8 记者  万京华;100亿元“肥水”流入莱芜田[N];莱芜日报;2006年
9 张士怀;加强伊犁门户的生态环境建设[N];伊犁日报(汉);2007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伊犁州中心支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助推伊犁州直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N];伊犁日报(汉);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