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红楼梦》的神异叙事

祁海燕  
【摘要】: 中国古代小说从它的起源、初具雏形,到发展、定型,一直都有一个神异叙事的传统。如果概括一下中国小说中神异叙事的演变,可以这么说:以六朝志怪小说为代表,神异叙事是“以神异为叙事”,作者只是实录其事;以唐传奇为代表,神异叙事是“为神异而叙事”;以《红楼梦》为代表,神异叙事不再“以神异为叙事”或“为神异而叙事”,而是“为叙事而神异”。 六朝志怪的作家从“万物有灵”的观念出发,对神仙鬼怪和神异事件的实有深信不疑,用实录的史家笔法将它们记录下来,以“明神道之不诬”。其神异叙事笔墨还相当粗糙,甚至带有很多的迷信色彩。唐传奇既是虚构叙事,又从诗歌汲取激情和灵感,虽然也充满了神异的叙述、描写,但唐传奇作家对神异叙事的运用却不是实录,而更多是为了追求幻奇情趣,抒发才子文人的雅致,显示个人的才情。宋元话本小说是民间说唱文学与市民文艺的结合,突出地表现了市民的审美趣味和他们的世俗伦理需求,神异叙事在宋元话本里的运用一方面是迎合“好奇”的欣赏期待,另一方面是为了宣扬因果报应、劝惩世道人心。明清小说中神异叙事的运用更加广泛,神异叙事艺术也更成熟,在小说类型化的发展中,出现了神魔小说的类型,是神异叙事发展的灿烂成果。明清小说发展有一段从俗趋雅的过程,在章回小说中,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开始,就呈现出文人化和雅化的转变趋势。与之相应,神异叙事在明清小说中的运用也越来越表现出文人趣味与雅化倾向。《红楼梦》从上古神话借鉴原型,从诗歌吸收写意心法,从叙事传统去粗取精,把神话与人话、诗情与哲思、写意与写实统统熔于一炉,打成一片,是中国小说的扛鼎之作。《红楼梦》里的神异叙事集前代神异叙事艺术之大成,在叙事理念、叙事机制、叙事谋略上独具特征,已经成了熔铸作者创作意图和文化意念、营造诗意氛围、渲染悲剧意蕴、表达人生哲思的有力手段。本论文力图从叙事学角度分析《红楼梦》里神异叙事的结构功能,从美学角度阐明神异叙事的审美功能,从主题学的角度辨析神异叙事的主题导向功能,对《红楼梦》神异叙事的特点和成就作出尽可能准确的说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德民;;略论《红楼梦》节俗事象描写的艺术功能[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骆洁芳;;《红楼梦》中的窗意象[J];红楼梦学刊;2008年04期
3 刘芝芬;《红楼梦》俗语运用的特点及功能[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蔚然,顾克勇;《红楼梦》三十二梦系统解析[J];江淮论坛;2002年04期
5 武占坤;“酒令”琐语[J];天中学刊;2002年06期
6 董超;;《红楼梦》中宴会描写的多重效应[J];语文学刊;2007年S1期
7 王万庄;曹雪芹情、淫说管窥——读《红楼梦》第五回[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04期
8 李庆之;由《红楼梦》复佚引起的反思[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9 马谦卿;独树一帜的红学观──评《红楼寻真录》[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10 姚雪垠;要从小说美学上探讨《红楼梦》的成败得失[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11 弗朗茨·库恩,李士勋;《红楼梦》译后记[J];红楼梦学刊;1994年02期
12 冯黎明;古典人生哲学的解体──论《红楼梦》的时间意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3 ;《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发展[J];运城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4 林锦鸿;《红楼梦》怎样写梦[J];红楼梦学刊;1996年04期
15 泉源;《红楼梦》叙事艺术的新探索───评李庆信的《跨时代的超越》[J];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2期
16 陈福季;自然科学家与《红楼梦》[J];华夏文化;1996年04期
17 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7年01期
18 万刚;打破传统 锐意创新——读《红楼梦》诗歌一得[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19 张庆善;宝岛归来话红楼——红楼梦文化艺术展策划及内容介绍[J];红楼梦学刊;1999年01期
20 邓志勇;广告中的类比[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启家;唐忠辉;;论财产权的环境保护功能[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李孟星;;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功能[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徐焕宇;马晴雯;黄淑帧;曾凡一;;构建评价fC31整合酶功能的双荧光报告系统[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4 王文;;新基因的起源进化及其在物种发育和进化中的作用[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5 侯学渊;束昱;;论二十一世纪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6 侯学渊;束昱;;论二十一世纪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谭喜祥;;经济法与和谐社会关系初探[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余颖;张文成;;住宅优化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9 张经;余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的功能与建设[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许报;隋春明;王之一;;吉林电力有限公司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4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蔚然;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9 朱小珍;“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10 胡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非结构蛋白NSP4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海燕;论《红楼梦》的神异叙事[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佳;《红楼梦》中“愚”的美学意蕴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任伟;《红楼梦》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禹雅慧;试析《红楼梦》的影视戏剧改编得失[D];山西大学;2010年
5 龚琼;清代《红楼梦》戏曲的艺术创造[D];集美大学;2010年
6 樊恬静;《红楼梦》意象叙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麦宇红;《红楼梦》“V+的+N”结构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欢;乾隆嘉庆之际题红诗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9 郑元会;《红楼梦》中隐喻翻译的必要条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仁军;略论《红楼梦》中的贵族母亲群像[D];安徽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青;从朝鲜歌剧《红楼梦》看中国的文化输出[N];深圳商报;2010年
2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李光斗;从《红楼梦》看故事营销[N];中国服饰报;2010年
3 商报记者 李雪 刘妮丽;新版《红楼梦》的生意经[N];北京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佳;新版《红楼梦》 商业没“入戏”[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侯丽;新版《红楼梦》中的艺校少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聂伟;新版《红楼梦》的当代审美情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蕾;让中国同行惊叹[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兆燕;新版《红楼梦》让历史很受伤[N];中国财经报;2010年
9 记者 陈汉辞;新版《红楼梦》“略有盈余”[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伍荷;《红楼梦》出国巧变身[N];人民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