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分析的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效益研究
【摘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一直是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工程中存在大量物质流、货币流、能量流,不同类型的投入与产出之间难于比较;且工程的时间跨度较长,一般为数年时间,用于工程建设的生产资料和产出产品都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因此难于评估工程效益。能值评价法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投入和产出全部转化为太阳能,统一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此,本文将能值分析法引入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研究,这一方面打破了工程中不同类别投入、产出之间难以比较的壁垒,另一方面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因素,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
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全国范围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现状,阐释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从退耕还林还草研究和能值研究两个角度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发现将能值和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选取宁夏彭阳县为研究区域,从五个方面对研究区概况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研究涉及的相关问题。
在研究的主体部分,文章对宁夏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涉及的农田、草地、林地三个子系统进行了能值分析,包括拟物化能值图的绘制、2000——2010年间每年的能值分析表的编制、投入能值和产出能值的计算、以及主要能值指标的分析。基于能值分析结果,本文选取了三个复合系统指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此外,文章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计算了工程实施期间彭阳县农田、草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据此对工程效益做了辅助评价。
综合能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两部分的评价结果,文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能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结果都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总体而言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彭阳县生态系统格局。
(2)能值分析中,“农田——林地——草地”复合系统的能值产投比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收益从数值上看依然偏低;林地、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载率表明,林地建设和草地建设造成的环境压力还远未达到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未来可加大林草建设强度,并进一步优化能值结构,使工程取得更好的效益。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结果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过分注重林地建设,林草建设不均衡:能值分析中“林地——草地”复合系统稳定性指数表明,工程构建的林草复合系统内的物质网、能量网欠发达,系统调节能力差,容易遭到破坏。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的整体效益。
(4)能值分析中,农田生态系统能值产投比和净能值产出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对于彭阳县退耕地的补助标准过低,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农民参与退耕的积极性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未来应加大退耕补助粮或退耕补助款的补助力度。
(5)林地生态系统的主要能值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林地建设存在许多问题。
(6)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能值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彭阳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草地建设工程质量低。
|
|
|
|
1 |
焦俊清;退耕还林还草 改变家乡面貌[J];内蒙古林业;2000年12期 |
2 |
陈来生;浅议退耕还林还草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攀登;2000年S1期 |
3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J];新疆林业;2000年06期 |
4 |
;黄炳生副省长对我省的退耕还林还草提出七点要求[J];云南林业;2000年06期 |
5 |
;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J];中国改革;2000年11期 |
6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J];中国林业;2000年10期 |
7 |
黄永昌,童璧刚;退耕还林还草与发展高效林业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0年11期 |
8 |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注重实效[J];河南林业;2000年05期 |
9 |
;退耕还林还草务必注重实效[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11期 |
10 |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11期 |
11 |
李育材;;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回顾与总体思路[J];林业经济;2001年09期 |
12 |
窦正森;;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实践与思考[J];林业经济;2001年03期 |
13 |
吴转颖;试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必要性及对策措施[J];林业资源管理;2001年01期 |
14 |
黄加才,陈治平,司京丽,李坚;退耕还林,任重道远──西部四省退耕还林还草情况调查[J];调研世界;2001年02期 |
15 |
蔡家保,杜仓成,张旭东;灵台:做好退耕还林还草的大文章[J];甘肃林业;2001年01期 |
16 |
张立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意义[J];甘肃农业;2001年01期 |
17 |
;2001年我国将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05期 |
18 |
;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07期 |
19 |
秦玉才 ,胡培兴 ,杨旭东 ,童章舜;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 进展顺利 开局良好[J];中国林业;2001年10期 |
20 |
赵晓萍;政策兑现 形式多样 种苗充足 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稳步推进[J];中国林业;2001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