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辅助下经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研究
【摘要】:目的总结35例胸腔镜辅助下经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高效性及微刨外科治疗房颤的特点和优势,并讨论本组病人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和监护措施。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1月对35例单纯性房颤患者施行了胸腔镜辅助下行双侧肺静脉隔离术。手术适应症为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疾患的房颤患者,房颤类型包括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主要操作包括双侧肺静脉一左房移行部的隔离消融,左心耳切除,Marshall韧带离断,心外膜部分去神经化治疗等。结果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均自动恢复为窦性心律,4例患者术后复发房颤。一例病人出现围手术期左股动脉栓塞,两例于手术后三个月出现难治性房扑,一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及肺部感染。术后随访至6个月,无死亡及中风发生。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率:3个月82.85%:6个月85.71%。一例难治性房扑术后三月经伊布立特转复窦律,另一例难治性房扑介入射频治疗后转复窦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射频治疗房颤,除保持了外科治疗房颤的高治愈率,还大大减低了手术创伤,在心脏跳动下施行手术,提高了安全性,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并较介入射频治疗效果好。对部分术后心律失常,可能与射频消融后遗留的传导缺口与线性消融的不连续和不透壁相关,需加强电生理研究及改进术式,还可考虑术后药物及介入治疗以提高转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