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时机的选择与预后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探讨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价值,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1年3月~2011年3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48h内进行了气管插管。以气管插管5天为界,将患者按气管切开早晚分为两组:①早期气管切开组(气管插管≤5d);②晚期气管切开组(气管插管5d)。首先比较两组间一般指标:性别、年龄、既往史、脑血管病分类(脑梗死、脑出血)、入院时昏迷评分等,在两组间一般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指标:病死率、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研究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1、两组间性别、年龄、既往史、脑血管病分类(脑梗死、脑出血)、入院昏迷评分等一般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病死率、HA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两组间机械通气率无统计学差异的基础上,比较了机械通气时间,结果示两组间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间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2、早期气管切开不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和HAP的发生率; 3、临床医师应正确认识气管切开的必要性,综合判断病情,预计患者具有短期内不可恢复的意识障碍、需行长期人工气道或长期机械通气时,应适当考虑早期气管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