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健康老龄化视域下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党媛媛  
【摘要】:研究背景健康是民之所望,政之所为。近年来,全球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渐呈现一个蘑菇状的演变趋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各项器官衰老,生理机能与日常活动能力下降,抵御疾病的风险能力也随之下降,成为患病的易感人群;残疾、失能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加,诱发多种疾病,呈现出一个高患病、低就诊的现象,同时各种因素导致的老年人自身健康水平的下降,使其面临健康风险的概率逐渐增大,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充分发挥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在高效利用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为我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助力,有效应对“银发冲击”带来的连锁反应。研究目的本研究中将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人门诊、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现状,探索老年人门诊、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挖掘老年人门诊、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老年人门诊、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政策建议,助力健康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健康老龄化为视角,依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库,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和安德森模型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法确定了研究指标和框架,将自变量分为倾向特征、使能变量、需求因素及环境因素四类。运用描述性分析老年人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老年人门诊、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在不同倾向特征、使能变量、需求因素及环境因素下的分布差异;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分层纳入模型的方法,找寻影响老年人门诊、住院服务利用的因素;进一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门诊、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从而探析老年人门诊、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核心因素。研究结果1.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共7331人,其中男性占52.4%,女性占47.6%;60-69岁的老年人占66.66%,平均年龄为(67.91±6.05)岁,个人平均年收入为(11970.25±21342.23)元,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占69.8%,受教育水平较低,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占72.8%,仍然在吸烟者占28.2%,有养老金的老年人占91.8%,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7.9%,慢性病患病率85.9%,ADL受损率21.1%,IADL受损率29.1%。四周就诊人数1202人,四周就诊率16.40%,首诊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过去一年住院人数1428人,住院率为19.48%,平均住院次数1.62±1.29次,且因为同一种原因住院的人数335人,占23.4%,首诊机构是综合医院,住院人数最多为773人,占54.1%。2.在门诊医疗服务利用方面,倾向特征中,相比于大专及以上老年人,未受过教育(OR=0.458)、未读完小学(OR=0.470)、小学毕业(OR=0.537)、初中毕业(OR=0.546)、高中/中专毕业(OR=0.590)的老年人是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保护因素;相比于仍然在吸烟老年人,已戒烟(OR=1.531)和从未吸烟(OR=1.294)的老年人是门诊服务利用的危险因素。使能变量中,相比于有社交活动、高等级支出、建档立卡户家庭的老年人,无社交活动(OR=0.696)、低等级支出(OR=0.514)、中等级支出(OR=0.730)、不是建档立卡户家庭(OR=0.762)的老年人是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保护因素。需求因素中,相比于自评健康状况不好、近两年身体变差、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OR=0.534)和一般(OR=0.735)、近两年身体变好(OR=0.505)和差不多(OR=0.628)、患慢性病(OR=0.533)的老年人是门诊服务利用的保护因素。3.在住院医疗服务利用方面,倾向特征中,相比于60-69岁、仍然在吸烟的老年人,70-79岁(OR=1.273)、80岁以上(OR=1.513)、已戒烟(OR=1.897)的老年人是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危险因素。使能变量中,相比于无支持、未参保、子女养老、低等级支出、不是低保户家庭、不是建档立卡户家庭的老年人,低支持(OR=1.242)、高支持(OR=1.42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OR=2.959)、自己养老(OR=1.216)、中等级支出(OR=1.692)、高等级支出(OR=3.883)、是低保户家庭(OR=1.383)、是建档立户家庭(OR=1.414)的老年人是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危险因素。需求因素中,相比于近两年身体变差的老年人,近两年身体变好(OR=0.765)和差不多(OR=0.663)的老年人是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保护因素;相比于自评健康状况好、最近两年没有体检、未患慢性病、IADL完好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1.505)和不好(OR=2.431)、最近两年有体检(OR=1.310)、患慢性病(OR=2.039)、IADL受损(OR=1.215)的老年人是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危险因素。4.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影响中,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按照得分分为三个层级,重要性得分在35以上的因素为第一层级,包括文化程度(39.8328);重要性的得分在30~35之间的因素为第二层级,包括自评健康状况(33.3281)、家庭医疗支出(32.8690)及近两年身体变化(32.4362);重要性得分在30以下的因素为第三层级,包括吸烟状况(20.7973)、社交活动(13.6307)、患慢性病(11.9410)以及建档立卡户(9.9859)。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影响中,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按照得分分为三个层级,重要性得分在80以上的因素为第一层级包括家庭医疗支出(117.6894)和自评健康状况(82.6656);重要性得分在50~80之间的因素为第二层级,包括吸烟情况(64.7985)、子女经济支持(61.6500)、养老方式(54.1113)、年龄(53.4538)、近两年身体变化(53.1235);重要性得分在50以下的因素为第三层级,包括IADL受损(36.6038)、最近两年来是否体检(35.1758)、低保户(25.3493)、建档立卡户(22.7437)、患慢性病(20.9497)、参保情况(8.7764)。对策建议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针对高龄、患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较差、吸烟老年人门诊、住院医疗服务利用较高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提高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夯实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目标,同时健全职工医疗保险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现家庭内共享,降低老年人的就诊医药费用;进一步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如:大病医疗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第二,持续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建设基层人员队伍,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的能力,同时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通慢性病老年人诊疗“绿色通道”,让老年人更有“医”靠。第三,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改善老年人巨大的健康需求、较高的医疗服务利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第四,全方面完善目前关于老年人的多层次社会支持网络,将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纳入“健康老龄化”战略推进的政策“工具箱”中,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第五,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普及健康宣传教育,让老年人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供给、需求格局方式,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嘉琪;扎西达娃;刘燿;万洋;格桑平措;张玉飞;毛菊;熊海;;健康老龄化视角下西藏自治区老年人自评健康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年08期
2 黎瑞红;陈雪萍;韩玉琴;计柳香;;积极健康老龄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年06期
3 詹建湘;实现健康老龄化初探[J];实用老年医学;2001年05期
4 陶建平;蔡国兴;;健康老龄化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7年29期
5 徐健;孔灵芝;;关注慢性病 助力健康老龄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年09期
6 穆光宗;;不分年龄、人人健康:增龄视角下的健康老龄化[J];人口与发展;2018年01期
7 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李贵芸;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年09期
8 王大华;叶和旭;;健康老龄化视角下老年志愿服务研究进展[J];老龄科学研究;2022年11期
9 李凡;;健康老龄化视域下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06期
10 李郡霖;黄靖茹;滕超越;朱江林;方和远;王博宇;;基于健康老龄化与绿色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年11期
11 刘维林;钟栎娜;;健康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旅游研究趋势与展望[J];旅游学刊;2022年03期
12 李海楠;;健康老龄化的本质[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2年04期
13 柯善北;;积极应对“银发潮” 托起灿烂“夕阳红” 《“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解读[J];中华建设;2022年03期
14 王建军;;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2年05期
15 ;医养当兴[J];中国医院院长;2022年10期
16 潘洋;于书洋;巩淑萍;;中医药医养结合助力健康老龄化产业发展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22年09期
17 许天亮;张呈呈;;健康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护理实训教学与“1+x”证书融合的探索[J];内江科技;2022年08期
18 马倩;朱二刚;张亚楠;;健康老龄化视角下“体医养”结合模式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2022年04期
19 傅利平;王玉辉;何兰萍;;基于价值路径的健康老龄化体系构建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21年01期
20 樊海平;章先贵;;针对积极健康老龄化的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琪潇;和天娇;;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城市蓝色空间开发策略与建设路径[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2年会论文集[C];2023年
2 康振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对健康老龄化的促进研究[A];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书面交流摘要汇编[C];2022年
3 王会儒;孟涵;;“体医养康护”融合发展的老年健康管理模式探索与建构[A];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文集·2022[C];2022年
4 夏梦禧;;老年人运动健康促进研究[A];第七届中国体能训练科学大会论文集[C];2022年
5 宾悦;;“互联网+”背景下健康老龄化的促进策略[A];2021年“一带一路”体育文化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21年
6 高梦真;展茂浩;;体育强国背景下健康老龄化的挑战与应对[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质与健康分会)[C];2022年
7 王晓迪;Louis Yen;郭清;Jersey Liang;刘新功;林曦;;治未病服务参与“健康老龄化”的策略研究:以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健康服务为例[A];2018年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8 黄承钰;;营养与健康老龄化实施路径思考[A];特殊营养与健康促进(2021)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21年
9 明丽华;马新越;;“健康老龄化”下老年人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A];2022年第七届广州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2年
10 王向荣;;以转变生活方式促进健康老龄化[A];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文集·2019[C];2019年
11 郭海沙;曾坚;;医养结合理念下新型养老社区规划研究——以国外社区养老实践为例[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C];2021年
12 曹雷;范成文;钟丽萍;罗亮;袁智丽;唐知;;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体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构建研究[A];体育非遗与健康生活——2020年全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20年
13 黄尔昌;;发展老年事业促进健康老龄化的调查与思考[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14 沈传忠;;“健康老龄化”初探[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5 石祥记;;实现社会健康老龄化的对策[A];充分利用老龄人才资源为科教兴国做贡献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6 白庆华;;试论健康老龄化[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7 王芳英;孟令勤;;军队离退休老人健康教育调查分析及对策[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8 钱焕根;;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19 郅玉玲;;和谐社会与健康老龄化[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0 王育忠;;关于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思考[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晓军;基于大数据的风洞马赫数集成建模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2 王鑫;基于随机森林的认知网络频谱感知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3 苏晓馨;城市外来人口健康与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吴凡;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构建及验证[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年
5 袁振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吊装序列规划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高振明;公司并购基本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7 李杰;安徽省马鞍山市老年人自我忽视影响因素的横断面及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8 蒋鹏;移动社会网络服务中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9 俞秋嫣;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者无保护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
10 师容;注意力、时间和知识:我国政府决策的核心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11 陈晓燕;汇率变动下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12 姚登举;面向医学数据的随机森林特征选择及分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13 王健;参保职工医疗服务利用与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4 申洪源;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5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6 崔毅;跨境电商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7 李永芬;提取练习间接效应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18 汤洋;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19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0 高鸿纲;年长员工工作活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党媛媛;健康老龄化视域下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22年
2 王顺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3 刘小莺;健康老龄化视角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4 王宇玲;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实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陶正恒;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人口健康老龄化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6 杨洪;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福建省城乡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
7 李倩倩;基于健康老龄化指标的城市机构养老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8 桑晨;健康老龄化视角下“医养保”产业融合养老模式分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9 蒋芬芬;基于患者满意度的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10 郑秀秀;患者需求视角下的公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的研制[D];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11 杨松艳;北京市朝阳区三甲中医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患者体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12 周静;新疆地区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医疗服务品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3 王娜娜;健康老龄化视角下对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延边大学;2022年
14 余洋;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20年
15 王睿;我国大学生卫生服务利用与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6 唐琳熙;济宁市城乡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现状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21年
17 李雨婕;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D];山西师范大学;2021年
18 王娜;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老龄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大学;2022年
19 郑碧璇;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与支持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20 张小沛;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程才;树立健康老龄化理念,乐享幸福晩年[N];太行日报;2022年
2 记者 田晓航;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健康老龄化规划[N];新华每日电讯;2022年
3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 王建业 本报记者 甘贝贝 整理;探索健康老龄化的中国方案[N];健康报;2020年
4 记者 靳澎;提早做保健 健康老龄化[N];家庭医生报;2012年
5 记者 王美华;“预防先行——实践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之举”研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
6 本报记者 张晓东 特约记者 孙艳芳 魏剑;宁夏出台健康老龄化“十四五”规划[N];健康报;2022年
7 本报记者 尤方明;推进健康老龄化 亟须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N];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
8 记者 甘贝贝;健康老龄化明确部门任务分工[N];健康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潘锋;健康老龄化是缓解人口老化压力的关键[N];科学时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王耀 林丽;甘肃:六个重点推进健康老龄化[N];健康报;2023年
11 实习记者 刘嵌玥;生活方式医学门诊助力健康老龄化[N];健康报;2023年
12 白剑峰;积极促进健康老龄化[N];人民日报;2023年
13 本报记者 张磊;健康老龄化 变挑战为机会[N];健康报;2023年
14 本报记者 张思玮;预防先行:实现健康老龄化必由路径[N];中国科学报;2023年
15 本报记者 曹梦甜;健康老龄化是长久之计[N];中国人口报;2022年
16 本报记者 曹梦甜;健康老龄化要突出生命质量[N];中国人口报;2022年
17 本报记者 朱燕;促进健康老龄化[N];中国家庭报;2021年
18 本报记者 俞鑫城 冯启榕;推进健康老龄化 守护最美夕阳红[N];南通日报;2022年
19 记者 赵星月;健康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N];健康报;2021年
20 ;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N];中国社会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