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路白山一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及成矿规律
【摘要】:研究区位于天山造山带东段,涉及中天山和北天山两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中部以近东西向的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带为界,南侧为中天山地块是塔里木板块的一部分,自早元古代从塔里木板块分离出来,之后经历了多期岩浆事件,受到多旋回岩浆作用,使得侵入岩分布面积比较广泛,成为中天山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北侧的北天山构造单元,主要是古亚洲洋构造域的产物。多期次、多旋回的特点使得研究区在每个构造演化阶段都伴随有地壳增生和大量铜、金、铁、铅锌、银和铜镍硫化物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
本文以板块构造及活动论观点为指导思想,大量的野外和室内地、物、化、遥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研究地区构造特征、构造演化过程与成矿地质背景的认识,确定研究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板块开合及造山过程,可分为泥盆纪大洋形成,早石炭世俯冲造山,晚石炭世碰撞造山,以及二叠纪造山期后缝合带碰撞、推覆和形成4个阶段。
最后以构造和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总结研究区矿产的主要成矿规律及特征,建立主要成矿区带的矿床成矿系列,探讨主要矿床类型的相应成矿模式,预测评价主要优势金属矿产资源,以及制定相应的矿产资源勘查规划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
|
|
|
1 |
何文渊,黄雄南;“中国古陆块构造演化与超大陆旋回”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J];地质科学;2001年03期 |
2 |
夏在连;史海英;王馨;;下扬子盆地黄桥地区构造演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2期 |
3 |
J.F.Dewey
,朱湘元;印度-欧亚聚敛带的构造演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9年02期 |
4 |
杨坤光,马昌前;大别山南麓大王寨岩体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意义[J];地球科学;1993年06期 |
5 |
朱庆杰,陈静,岳文珍,谷延斌;同位素测定在辽河油田宋家洼陷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J];地质与资源;2002年04期 |
6 |
段东升,杨德义;潞安矿区构造演化对煤田陷落柱发育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期 |
7 |
左丽伟;;阳信洼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J];内江科技;2013年03期 |
8 |
邵曌一;杨建国;王洪伟;吴根耀;赵海玲;;黑龙江省东部方正断陷内部格局的新认识及沉积-构造演化[J];古地理学报;2013年03期 |
9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重建天山地区多重增生构造演化模型[J];干旱区地理;2013年04期 |
10 |
任爱军,金庆民,荆福建,梁勇;南安第斯中生代构造演化[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3年04期 |
11 |
曹守连,何登发;柴窝堡盆地的构造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7年03期 |
12 |
任文清,周鼎武,刘方杰;勉略宁三角地区构造演化与金属矿产成矿特征[J];西北地质科学;1999年02期 |
13 |
张业明,谢才富,付太安,李志宏;海南岛地质构造演化刍论[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20期 |
14 |
王明磊;张廷山;姜照勇;叶舟;梁兴;;南鄱阳凹陷的构造演化及对油气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2期 |
15 |
韩宗珠;颜彬;唐璐璐;;渤海及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火山活动[J];海洋湖沼通报;2008年02期 |
16 |
薛会;张金川;王毅;徐波;郭华强;;鄂北杭锦旗探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年02期 |
17 |
修安鹏;车燕;许世红;陈云锋;姜颖;周红建;任凤楼;;开鲁盆地茫汉断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海洋石油;2012年04期 |
18 |
朱松年;中国西部阿祁昆地区的构造演化[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
19 |
李先福,余研,付昭仁,单文琅,李德威;从几个实例看中国东部大陆后地台活化区构造演化与成矿的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4年02期 |
20 |
张琴华;东海地区壳体构造演化及其盆地形成机制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