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数控短电弧加工机床工具电极损耗规律分析及在线补偿

朱超  
【摘要】:短电弧加工技术是近20年逐步发展起来的,该技术的研究已攻克了许多困难,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就此项技术的机理研究仍然处于发展研究阶段,所以在分析研究其加工机理时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本文针对数控短电弧工具电极损耗问题进行机理研究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损耗补偿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最终确定采用光栅尺位移传感器与脉冲计数器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工具电极的损耗进行检测和采集数据,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对工具电极损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作出相应的试验数据表与曲线图,根据规律现象找出工具电极损耗的主要原因。确定损耗补偿方案——工具电极损耗在线补偿。在线补偿之前对短电弧加工机床和上位机程序进行优化改进,在上位机操作界面添加补偿功能窗口,编写补偿程序,使其能够达到短电弧加工时对工具电极进行在线检测与在线损耗补偿功能。补偿的目的是提高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工件总体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同时减轻操作工人工作强度等。 短电弧是指脉冲宽度以毫秒(ms)计量,但峰值电流较大(100—5000A),是一种介于电火花和电弧之间的放电状态。与其它特种加工行业中的稳定电弧不同,与电弧焊中的连续电弧也不同,稳定电弧由于放电点不转移,常常导致烧伤工具和工件材质表层,破坏加工工件的物理性能,电弧焊是连续电弧,可用于熔化金属在表面堆焊或切割下料。短电弧即使用纯直流电源也因为工具与工件有较大的相对运动,能将电弧“拉”断不致烧伤工具和工件表面。相反,短电弧切削时因排屑、冷却效果良好,单个脉冲能量大,因此具有很高的加工生产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勇,刘正埙;电火花铣削加工中工具电极损耗研究[J];机械工程师;1998年S1期
2 ;电火花微小精密加工[J];电加工与模具;1973年01期
3 张勇斌;吉方;刘广民;张连新;吴祉群;;微细电火花加工关键技术及工艺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年02期
4 Г.А.Алексеев;В.К.Настасий;Н.М.Сорокина;谷式谿;;电火花成型机床工具电极进给调节器动特性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1989年01期
5 李冬林,朱荻,曲宁松;电火花成型加工工具电极损耗的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5年04期
6 张勇斌;吉方;刘广民;张连新;吴祉群;;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实验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1年02期
7 ;关于电火花加工性能技术用语的统一方案[J];电加工与模具;1973年03期
8 戴昌金;;型腔模电火花加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电加工与模具;1974年04期
9 ;同性钢电极对冲模电火花穿孔加工的损耗问题讨论[J];电加工与模具;1977年01期
10 安虎平;孟刚;;模具零件电蚀加工原理及其规律的探悉[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年01期
11 ;问与答[J];电加工与模具;1978年01期
12 戈扬;电火花加工模具时的低电极损耗[J];模具工业;1987年12期
13 王永法;;型腔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及花模的加工[J];模具技术;1985年01期
14 纪仁杰;刘永红;张彦振;张海峰;李小朋;董欣;;非导电工程瓷高能量电容单脉冲放电高效加工试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6期
15 周勇,刘正埙;电火花铣削加工中工具电极损耗补偿策略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8年06期
16 田亮;;压电陶瓷振动器在电火花机床上的应用[J];电子工艺技术;1990年01期
17 寇元哲;;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指标的因素分析研究[J];金属加工(冷加工);2008年21期
18 郑伟民;秦凤家;;硬质合金微小狭长精密型腔的电火花加工[J];电加工与模具;1987年06期
19 国秀花;宋克兴;郜建新;刘瑞华;;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电蚀特性[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7年11期
20 刘志方;;添加剂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机理[J];电加工与模具;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庭;孙建华;;电火花切割片加工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徐明刚;张建华;李丽;任升峰;段彩云;;工具电极超声振动辅助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3 徐明刚;张建华;李丽;任升峰;段彩云;;工具电极超声振动辅助气体介质电火花加工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4 张勤河;张建华;张琪步;艾兴;;超声振动辅助气中放电加工实验分析[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5 张勤河;张建华;张琪步;艾兴;;超声振动辅助气中放电加工实验分析[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6 耿春明;赵万生;刘华;赵家齐;刘晋春;;精密电火花磨削伺服进给策略的研究[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湛清;李明辉;;放电加工的极间胶体系统[A];第三届全国电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选[C];1979年
8 周碧胜;梁楚华;周建平;;短电弧切削技术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铸造科工贸大会论文选集[C];2009年
9 周碧胜;;短电弧切削设备的应用实例及其使用技术规范[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郭永丰;夏继强;顾明辉;刘晋春;肖继德;;菲涅耳透镜压塑模具的电火花加工[A];第八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方宇;液中放电沉积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徐明刚;超声振动—气体介质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解宝成;微小孔及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王维;异形螺杆加工刀具状态监控及在线补偿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5 干方建;基于多维力传感器的机器人动态特性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王喆;混合驱动机器的跟踪控制和原理性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芦娜;断路器电接触在线补偿的分析及优化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刘涛;电子鼻长期漂移抑制算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超;数控短电弧加工机床工具电极损耗规律分析及在线补偿[D];新疆大学;2013年
2 李冬林;电铸铜电火花工具电极损耗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韩芝;电火花深小孔加工的参数优化[D];吉林大学;2008年
4 易挺;短电弧加工工具电极损耗及补偿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5 刘文涛;基于UV-LIGA和EDM的三维微型腔制作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田锋;短电弧加工中大电流参数采集系统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7 卢桂琴;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张琪步;基于气体介质的超声振动辅助放电铣削加工技术仿真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范仲俊;超声复合微细电解、电火花加工应用基础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10 卢江;短电弧加工机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通讯员张杰 张学军;天富供电公司 去年供电量 售电量再创新高[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2 张天虎;齐二机环缝总装焊接系统助推我国登月计划[N];中国工业报;2010年
3 记者 袁多娜;贵州移动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新农合”[N];人民邮电;2010年
4 杨凯 特约通讯员 张前飞;沿河新农合实行信息化管理[N];铜仁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