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流场的空化器结构反求及影响空化过程因素研究
【摘要】:一般谈到空化指的是:液体在一定流动的作用下,压力降低,其内部的局部区域压力低到一定程度时,从而诱发蒸汽气泡的出现、发育,然后爆炸性的成长到很大,而后空泡在外压作用下,破碎,消失,再溶解到液体中,此过程如此反复循环。这就显而易见的指出了空化的整个过程,即从空化出现、到发展变大、到溃灭消失,到再生这一过程。空化过程中空泡溃灭中会释放巨大能量,产生局部点高温、高压,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应用前景。其广泛用于强化化学过程、强化物理机械过程、物体表面清洁、材料切割和地面挖掘等方面,此外还可以增强金属材料的性能,空泡船、空化碎结石、油粘性降解、呼吸气源等很多方面应用。为了充分利用空化技术,弄清楚空化器内部结构尺寸,空化强度影响的因素,空化时能量释放的过程,空化器在运行中的应力分布等问题。本文借助目前最为广阔使用的ANSYS-Fluent软件,利用其高效、低成本、适用性强等的特点,模拟分析多孔漩流—文丘里组合式空化器内部的空化流动,提取了空化流动规律;获取空化后处理云图。建立对比评价标准,将甲基紫对比实验的结果,原始资料流场分布云图与模拟结果云图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获取空化器内部流体的结构尺寸,最终得到空化器真实内部结构与尺寸。在前文分析基础上,考察了物性属性参数、结构尺寸、操作条件等对空化强度效应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缩口形式的空化发生器对空化强度的影响,获取了最优结构尺寸。然后研究了最优空化发生器的结构受力情况。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列于下面:(1)基于ANYSS-Fluent软件,建立了一种基于内部流场分布反求结构尺寸的方法。(2)基于ANYSS-Fluent软件,结合k??湍流模型和空泡理论,对空化器内部流体进行了空化流动分析,找到了空化流动的基本规律。(3)缩口直径对空化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直径26mm。(4)斜孔直径对空化的影响呈现抛物线规律。(5)进口压力升高,出口压力维持不变,这样入口到出口的压降变大,这样更有利于空化强度。(6)温度对空化的影响存在两面效应,在40℃附近空化强度最大。(7)初始含汽量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加,对空化强度来说是有利的。(8)表明张力对空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9)空化发生器内部流道结构突变的剧烈程度正相关于空化强度。(10)已知材料,基于流固耦合分析,证明了空化发生器结构安全。
|
|
|
|
1 |
刘雪东;刘佳阳;朱小林;刘文明;;结构参数对拉伐尔喷管空化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
2 |
王福霞;赵丽;付显威;宋学燕;侯春玉;;空化初生研究综述[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3 |
陈银银;李育敏;高海燕;曹勇;计建炳;;空化设备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3年11期 |
4 |
刘晖霞;廖振方;刘宁;;环形射流泵空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石油机械;2007年07期 |
5 |
刘贤吾;叶华;魏群;;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07年07期 |
6 |
王惠敏;孙三祥;;水力空化中雷诺数与空化数关系的研究[J];环境工程;2008年06期 |
7 |
邓松圣;雷飞东;李赵杰;沈银华;;空化水射流物理化学效应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11年04期 |
8 |
易灿,李根生,张定国;围压下自振喷嘴空化起始能力试验及应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9 |
易灿;李根生;张定国;;自振喷嘴空化起始能力实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21期 |
10 |
沈银华;邓松圣;张攀锋;;空化射流降解机理研究[J];贵州化工;2007年01期 |
11 |
王惠敏;韩喜莲;孙三祥;;空化数与雷诺数关系的确定[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2 |
沈忠厚,曾春元;常压下淹没自激空化喷嘴的试验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3 |
李根生,沈晓明,施立德,陈现华;空化和空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14 |
李子丰;;空化射流及其在钻井破岩中的应用前景[J];天然气工业;2006年08期 |
15 |
钱光毅;;基于空化原理的孔板污水处理设备性能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
16 |
易灿,李根生,张定国;喷嘴结构对空化起始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5年01期 |
17 |
李根生,沈忠厚,周长山,张德斌,廖华林;自振空化射流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1期 |
18 |
王智勇;张晓冬;杨会中;;文丘里管中空化流场的数值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10期 |
19 |
李健;;空化射流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
20 |
李根生,沈忠厚;空化射流及其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