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两种酸碱指示剂光波导二甲胺传感器的研究

王莉莉  
【摘要】:二甲胺是一种易挥发、易转化形成强致癌性物质的有机胺,水体中痕量的二甲胺即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现有的检测方法均存在或前处理方法复杂、或所需检测设备昂贵、或使用的溶剂易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价格低廉的水中痕量二甲胺检测分析方法十分重要。本论文以甲酚红(CR)和溴百里酚蓝(BTB)两种酸碱指示剂为母体,将其固定在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后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溶胶中,成功制备出了2种敏感材料,并以其为核心,研制出灵敏度不同的4种光波导传感元件,对其进行了基础性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平面薄膜型光波导传感器检测水中痕量污染物提供新思路,所建立的测试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可在线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溴百里酚蓝指示剂(BTB)作为母体,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支撑材料,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四个因素(正硅酸乙酯与蒸馏水的体积比、加热温度、乙醇体积、匀胶机的旋转速度)的影响,选择其中的最佳条件,制备敏感材料,再利用旋转甩涂镀膜法制备出系列平面薄膜型光波导传感元件,对传感元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元件对二甲胺水溶液具有相对较好的选择性,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8 s和17 s,检测限(S/N=6.5)为0.4μg/L。且间隔一个月后对传感元件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稳定性有所下降。(2)制备TiO_2溶胶,将TiO_2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法固定在Sn掺杂基板的表面获得TiO_2膜/Sn掺杂光波导,然后再将敏感材料通过旋转甩涂镀膜法固定在TiO_2薄膜部分,构建高灵敏复合光波导元件,室温下对传感性能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元件对二甲胺水溶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逆性和重复性,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6 s和21 s,检测限(S/N=5.29)为0.004μg/L,平行试验中,相对标准偏差RSD3%,证明该传感元件对二甲胺水溶液测试的准确性。且与传统方法相比,检测限至少提高了2个数量级,此类传感器为检测水溶液中的痕量物质提供新思路。(3)选择甲酚红(CR)为敏感试剂,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支撑材料,探讨了三个因素(CR用量、乙醇体积、匀胶机的旋转速度)的影响,选择最佳条件制备敏感材料,并对其进行FT-IR表征,再利用旋转甩涂镀膜法制备出系列传感元件,对传感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元件对二甲胺水溶液具有相对较好的选择性,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4 s和18 s,检测限(S/N=4.2)为0.04μg/L。间隔四个月后对传感元件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稳定性良好。且具有响应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4)采用复合光波导技术,通过在锡掺杂玻璃光波导元件的表面形成高折射率TiO_2膜并在其表面上固定CR指示剂而获得高灵敏复合光波导元件,对传感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元件检测浓度更低,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逆性和重复性,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5 s和14 s,检测限(S/N=3.47)为0.0008μg/L,平行试验中,相对标准偏差RSD1%,证明该传感元件测试的准确性。且间隔四个月后对传感元件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相对标准偏差RSD=±4.8%,稳定性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崇澄;书评:《光波导理论》[J];通信学报;1985年01期
2 马树坤,程万君,苑立波;光波导理论中的若干基本问题[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3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4期
4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7年01期
5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7年06期
6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6期
7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5期
8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5年01期
9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5年02期
10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5年06期
11 凤兰;;光波导理论研究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19期
12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4年03期
13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5期
14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2期
15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1期
16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4期
17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7年03期
18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5年03期
19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7年04期
20 陈鸿,吴翔,方俊鑫;无序材料中的Polariton在光波导理论中的应用[J];应用科学学报;198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洋;基于光波导的高灵敏光谱检测技术研究及仪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孙宝光;平板光波导的矩阵方法及硅波导耦合的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9年
3 张静;铝酸锂晶体和硫族化合物的离子注入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4 孙蕾;基于微结构光波导的传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5 于晓飞;离子束在光波导制备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董超峰;几类典型光波导中泄漏模与Berenger模的渐近解[D];浙江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詹鸿;基于配体传能机制的有机光波导放大器的基础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2 刘伯东;耦合光波导中非线性波长转换相位匹配条件的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余晓波;光波导探测器结构设计及工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王一鸣;基于光波导的光电互联技术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黄蒙;新型硅基光波导及其在中红外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6 张勐;光波导环形谐振腔的溶液浓度传感特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7 方云山;基于光波导的板级光电互联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任帅;镓扩散铌酸锂晶体光波导的制备及表征[D];天津大学;2018年
9 王莉莉;基于两种酸碱指示剂光波导二甲胺传感器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10 罗梦佳;集成光波导延迟线设计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11 薛晖;氮化硅集成光波导损耗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12 韩金涛;Ge-Sb-Se基质光波导剥离法制备工艺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13 史玉秀;硫系光波导色散调控及非线性应用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14 孙爱娟;锥形光纤中光波导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5年
15 陈洪波;光纤光栅的设计及优化[D];吉林大学;2008年
16 王科;光波导理论及其在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17 李林松;高速大功率光波导探测器新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