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山西段加里东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阿尔泰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西段,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消减的演化过程,是全球显生宙最大的地壳生长地区。地壳既有垂向生长也有水平生长,但在早古生代之后,伴随着西伯利亚板块和准噶尔微板块的拼合,古亚洲洋的消失,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垂向生长,发育大量的中酸性岩体,花岗岩几乎遍布全区,约占阿勒泰地区总面积的40%以上。因此,查明这些花岗岩的成因以及时空分布,可以反映出造山带形成和演化过程,对查明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至关重要。库尔曼布拉格岩体位于阿尔泰山西段,岩石组合为细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体受后期构造作用,呈弱变形,弱变质,片麻理化极为发育。库尔曼布拉格岩体中片麻状黑云母斜长花岗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10.1±4.3Ma,认为该套岩体形成于晚志留世末期-早泥盆世,侵位于中寒武世-早奥陶世依列克塔斯组地层中。库尔曼布拉格岩体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显示出岛弧火山岩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轻稀土相较富集,重稀土亏损,Eu的负异常较为明显;微量元素中,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Sr和高场强元素(HFSE)Zr、Ti、Nb等亏损明显,显示出同碰撞的成岩构造环境,属于造山带壳源花岗岩。通过与阿尔泰山西段比列乌提溪岩体、铁列里克岩体的对比分析,认为库尔曼布拉格岩体与比列乌提溪岩体为不同期不同源,与铁列里克岩体为同期不同源,比列乌提溪岩体与铁列里克岩体为不同期不同源,存在中奥陶世和晚志留世两期侵入序列。
|
|
|
|
1 |
张玄杰;刘英会;张婉;朱卫平;;苏鲁造山带的重磁场特征及地质认识[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20特提斯造山带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专题21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与东亚大陆形成、专题2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C];2015年 |
2 |
包超民;董岩翔;任荣富;周建华;;试论大别——舟山造山带[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3 |
陈炳蔚;;横断山式造山带的某些特点[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1)——“三江”论文专辑[C];1991年 |
4 |
罗照华;詹华明;魏阳;辛后田;柯珊;李文韬;;基于实验结果推导的造山带拆沉作用模型及其构造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5 |
王宗起;;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
6 |
高锐;李秋生;赵越;张季生;管晔;白金;吴海;张栓宏;胡建民;李鹏武;王海燕;贺日政;;燕山造山带反射地震剖面[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
7 |
许志琴;杨经绥;金小赤;万渝生;吴才来;张建新;李海兵;史仁灯;;祁连造山带的深部物质组成及动力学[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
8 |
田忠华;刘福来;刘平华;王舫;刘超辉;王伟;蔡佳;;胶-辽-吉造山带辽南地区辽河群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
9 |
何建坤;刘金朝;;下地壳流变与造山带同挤压期地壳伸展的动力学关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
10 |
侯贺晟;高锐;李秋生;熊小松;李文辉;李洪强;朱小三;;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兴蒙造山带地壳精细结构的初步结果[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