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胡杨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研究
【摘要】:
本文用RS与GIS技术,结合二年来的实地测量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对信息加工与处理,利用遥感技术和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对1973-2000年间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对这些变化的驱动力、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尝试利用Quickbird遥感影像提取胡杨阴影信息从而了解保护区内胡杨分布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自1973-2000年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表现是:(1)水资源严重缺乏,水量剧烈减少,水体面积大幅缩小(2)沙漠面积和低盖度植被面积略有减少,高盖度植被面积减少强烈,保护区.
内耕地面积快速增加,荒漠化趋势明显,总体上生态环境趋向恶化。(3)对保护区不同功能分区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功能分区景观格局变化基本保持一致。(4)景观变化总体状况是斑块密度在上升,斑块形状由复杂转向简单规则化,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5)景观类型变化的情况比较复杂;景观格局特征在1973-1992和1992-2000年两个时段内的变化有明显差异,景观要素类型变化趋势不一。
研究结果还表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对整个研究区的景观、社会和经济都已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干扰最强烈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塔里木河河岸边。
文中利用胡杨阴影提取胡杨分布信息是一种简便准确,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
|
|
|
1 |
贾维花;尹永宜;侯彩青;;基于TM影像的曲阜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景观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年03期 |
2 |
崔爽;;基于RS和GIS的深圳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3期 |
3 |
周霞,廖圣东,廖其芳;鹤山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热带地理;2005年03期 |
4 |
张国成;胡召玲;禚昌芬;李海权;;基于RS和GIS的南京市区生态绿地现状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5 |
张宁;冯磊;张迎梅;;基于RS和GIS技术的尕海湿地景观变化趋势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11年01期 |
6 |
范一大,王汉生,裴浩;基于RS/GIS的森林草原火灾监测辅助决策系统[J];内蒙古气象;1998年01期 |
7 |
赵西安,杨俊;可持续发展与我国RS,GIS教育[J];测绘通报;2000年06期 |
8 |
赵文吉,张松梅,晋佩东;GIS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贵金属地质;2000年03期 |
9 |
范泽孟,颉耀文;基于RS与GIS技术的城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分析——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0 |
邹亚荣,张增祥,周全斌,谭文彬;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草地动态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02年06期 |
11 |
邹亚荣,赵晓丽,张增祥,周全斌,谭文彬;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草地动态变化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2年01期 |
12 |
孙旭红;;RS、GIS在城市规划监测中的应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3 |
曹慧;何政伟;陈亮;;云南某县地质灾害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分析[J];测绘科学;2007年02期 |
14 |
赵巧红;张敬东;何瑞珍;;GIS与R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6期 |
15 |
潘宝玉,王贵祥;3S技术集成及其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J];山东地质;1998年04期 |
16 |
李震,孙文新,曾群柱;综合RS与GIS方法提取青藏高原冰川变化信息——以布喀塔格峰为例[J];地理学报;1999年03期 |
17 |
赵文吉,张松梅,晋佩东;GIS技术在区域填图中实施方法与数字地图[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8 |
马荣华,胡孟春,毛端谦,黄杏元;基于RS与GIS的海南西部土地沙化/土地退化动态趋势研究[J];生态科学;2000年02期 |
19 |
杨群,李硕,李伟;流域水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3期 |
20 |
查书平,丁裕国,于红博,谢志清,聂献忠;基于RS与GIS的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