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
建设用地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建设用地需求量的预测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目前,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正在进行中,深入预测方法的探索与研究,运用适当的预测方法提高预测水平,对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我国建设用地利用的现状出发,对国内外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理论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分析了各种预测方法的理论和应用特点,确定每种方法模型使用的条件及其局限性。建设用地需求量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确定选取影响因素的基本原则,对建设用地需求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客观的分析方法进行主要影响因素的筛选。
本文结合克拉玛依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际,在研究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1996年到2008年十三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建设用地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建设用地利用特征分析,以及影响建设用地需求量各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耕地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克拉玛依市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GM(1,1)灰色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研究,并对三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各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综合各模型的优缺点,最终预测出规划近期2010年和规划远期202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为克拉玛依市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