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天山晚古生代构造环境及其成矿特征

卡哈尔·尼牙孜  
【摘要】: 东天山地区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和西伯利亚三大板块之间,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成矿条件有利。本文在总结前人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整理,运用地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板块构造学等理论知识较完整地阐述了东天山晚古生代中期石炭纪期间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成矿特征。取得了如下的一些新认识: (1)地层特征分析得出:石炭纪地层,下石炭统为一套深海到半深海碎屑沉积,上石炭统为一套浅海到陆缘碎屑沉积,表明从海沟到岛弧的沉积环境。 (2)石炭纪是该区板块活动最强烈时期,早石炭世大洋开始分别向塔里木板块和天山地块俯冲,至晚石炭世两陆块基本闭合。 (3)整个石炭纪经历了洋壳双向俯冲→洋壳消失→形成大陆地壳等阶段。与此同时,伴随俯冲过程从早到晚发育完整的岩浆系列,即拉斑系列→钙碱系列→碱性系列,并形成与之相应的矿床系列。 (4)研究区在石炭纪形成的矿床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即空间上具北铜(镍)—中金铜—南铁金的特征;时间上第一阶段(359~320Ma)为早石炭世,第二阶段(320~280Ma)晚石炭世的特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凯;;俄罗斯杜尔明斯克银金矿地质特征及开发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2 古志宏;;广东龙门上仓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J];地质学刊;2011年02期
3 陈安清;陈洪德;徐胜林;林良彪;尚久宏;;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积充填与兴蒙造山带“软碰撞”的耦合[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德海;谭文文;徐文世;曲希玉;康海平;王斌;刘立;杨德明;;东北佳木斯—内蒙古地区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5 古志宏;廖小华;肖光铭;;广东省铜矿类型划分及成矿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1年02期
6 木合塔尔·买买提;桑树勋;木合塔尔·扎日;成斌;;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田成矿条件探讨[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7 崔楠;;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成矿规律总结[J];西部资源;2011年02期
8 祖辅平;舒良树;李成;;永安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古环境意义[J];地层学杂志;2011年03期
9 李瑞保;裴先治;刘战庆;李佐臣;丁仨平;陈有;刘智刚;张晓飞;陈国超;;扬子北缘镇巴—高川地区两类不同二叠系对比及区域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10 程鑫;吴汉宁;郭强;侯宝宁;夏玲燕;王海军;刁宗宝;霍斐斐;计文化;李荣社;陈守建;赵振明;刘晓吉;;青藏高原羌北地块晚古生代古地磁研究的初步结果[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8期
11 黄河;张招崇;张东阳;杜红星;马乐天;康建丽;薛春纪;;中国南天山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花岗质侵入岩的岩石成因与地壳增生[J];地质学报;2011年08期
12 王涛;王宗起;闫臻;闫全人;张英利;向忠金;;南秦岭造山带“大堡组”中晚古生代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6期
13 杜红岗;;福建建阳新发现晚古生代泉上组海相化石群[J];福建地质;2011年02期
14 宋谢炎;侯增谦;汪云亮;张成江;;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扬子板块西缘的构造-岩浆活动[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5 石贞爱;;吉林省中部某地区辉钼矿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16 王洪江;刘光祥;;中上扬子区热场分布与演化[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7 沙德铭;母瑞身;田昌烈;杨森;贾斌;;西天山阿希晚古生代破火山口构造及其控矿意义[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8 隋振民;陈跃军;;大兴安岭东部花岗岩类锆石饱和温度及其地质意义[J];世界地质;2011年02期
19 张西社;王瑞廷;;陕西省山阳县池沟地区斑岩成矿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J];西北地质;2011年02期
20 王贵春;刘兴国;黄忠军;于永安;;中蒙边境成矿带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J];黄金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浩若;王忠诚;邝国敦;;广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盆地[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张晓晖;李铁胜;胡能高;杨家喜;许安东;;新疆东准噶尔喀姆斯特晚古生代沉积记录:物源和沉积作用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胡健民;孟庆任;白武明;赵国春;;南秦岭构造带中-晚古生代伸展构造作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张照伟;李文渊;;新疆北部晚古生代集中成矿的构造岩浆条件约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才;翟庆国;朱志勇;;西藏羌塘晚古生代地质与构造演化[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牛志军;吴俊;;青海南部晚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的古生物学证据[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谢士稳;吴元保;刘小驰;;燕山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源区和华北北缘抬升过程的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维;廖卓庭;;晚古生代生物礁与类礁体在新疆的分布及地质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梅冥相;马永生;;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至三叠纪层序地层学特征及相关问题讨论[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楼雄英;傅恒;郑来林;;西藏波蜜-松宗-然乌一带晚古生代层序地层与盆地演化[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格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闫建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夏勇;贵州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特征和金的超常富集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林东燕;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周安朝;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盆地演化及盆山耦合关系[D];西北大学;2000年
6 孟恩;黑龙江省东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碎屑锆石与火山事件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1年
7 程鑫;青藏高原中部主要构造单元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古地磁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李建兵;新疆西南天山晚古生代沉积盆地及大地构造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勇;西秦岭晚古生代地层地球化学动力学及盆地—造山—成矿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2年
10 计文化;西昆仑—喀喇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格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卡哈尔·尼牙孜;东天山晚古生代构造环境及其成矿特征[D];新疆大学;2010年
2 杨犇;东疆地区晚古生代古环境恢复[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冯岩;中国主要块体晚古生代—中生代古地磁研究与运动学特征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刘智刚;东昆仑阿拉克湖—红水川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11年
5 王玉玺;新疆博格达山东段晚古生代水系沉积物及成矿意义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得权;山西白额晚古生代沉积特征与煤层气烃源岩影响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7 郭桦;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古丽苏玛依·阿不都萨塔尔;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带晚古生代构造变形特与成矿的关系[D];新疆大学;2012年
9 王志宏;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成矿构造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10 武鹏;青海省祁连县东沟铜矿成矿环境与成矿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蕾;足踏远古峰原 挥洒壮志豪情[N];光明日报;2006年
2 诠释;青海部署重要矿产勘查方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3 记者 滕艳;闽中:要重视寻找海底喷气型铅锌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辛文;青海公益性矿产勘查方案获批[N];中国煤炭报;2009年
5 记者 何毓敏;贵州省科技进步奖揭晓 两项地学成果获殊荣[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静蔡廷永;加快实现海相油气勘探新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万明秀 本报通讯员 王希之 邹震;把新疆放在中亚成矿域中研究[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记者 荣思远;再找一个小秦岭金矿田[N];中国黄金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金小平;2008地调科研亮点多多[N];中国矿业报;2009年
10 叶冰斐;八千里路云和月[N];中煤地质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