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亏灌溉对棉花生长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有研究表明新疆现行灌水量超出棉花生长实际所需水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使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试验以中棉所60(CCRI-60)和中棉所92(CCRI-92)为材料,在中棉所十团综合实验站设置调亏灌溉处理,通过调查调亏灌溉对棉花农艺性状、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明确了调亏灌溉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调亏灌溉会使土壤含水量降低。(2)调亏灌溉使棉花株高降低,且随着调亏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棉花干物质积累减少,生育期棉花根冠比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增加,使主茎节数减少。(3)CCRI-60和CCRI-92生育期SPAD值变化为前期下降中期增加末期下降的趋势,在前期CCRI-92 SPAD值比CCRI-60高,依次为W3﹥W4﹥W2﹥W1﹥CK说明调亏灌溉使CCRI-92在生育前期维持较高SPAD值,有利于光合作用。两个品种棉花叶绿素含量变化为生育前期略有增加而后急剧下降。(4)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调亏程度的加重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在生育末期CCRI-60调亏程度严重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CCRI-92增加。脯氨酸含量在大部分生育时期变化幅度较小,但在生育末期两个品种棉花叶片脯氨酸含量都有明显增加。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变化较为复杂。(5)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调亏程度的加重SOD酶活性逐渐降低,CCRI-60在生育末期SOD酶活性随着调亏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CCRI-92 SOD酶活性却降低。POD酶活性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POD酶活性在生育末期达到峰值,轻度调亏灌溉处理比重度调亏灌溉处理酶活性高。CAT酶活性逐渐降低,且在生育初期调亏程度重的处理酶活性高,而到了生育末期则与CK无异。根系保护酶活性变化较为复杂。(6)CCRI-60 W2(3000 m3·hm-2)处理产量最高,说明调亏灌溉并不总是使产量降低。CCRI-92 CK(4500 m3·hm-2)处理产量最高,说明CCRI-92对水分亏缺较为敏感。但CCRI-92各处理干物质在DAS 90天之前无差异,可将各处理灌水量调至最小,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调亏灌溉会使CCRI-60单铃重、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降低,马克隆值增加。使CCRI-92单铃重、铃数、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降低。可见调亏灌溉对于不同品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
|
|
|
|
1 |
马福生,康绍忠,王密侠;果树调亏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4期 |
2 |
吴涛;李丹;;调亏灌溉技术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J];山西果树;2008年03期 |
3 |
郭松年;丁林;王福霞;;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8期 |
4 |
孙宏勇;张喜英;邵立威;;调亏灌溉在果树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年06期 |
5 |
胡相明;赵艳云;;小麦调亏灌溉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
6 |
史文娟,胡笑涛,康绍忠;干旱缺水条件下作物调亏灌溉技术研究状况与展望[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年02期 |
7 |
程福厚,霍朝忠,张纪英,陈普红,孟昭清;调亏灌溉对鸭梨果实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年04期 |
8 |
蔡焕杰,康绍忠,张振华,柴红敏,胡笑涛,王健;作物调亏灌溉的适宜时间与调亏程度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
9 |
程福厚,霍朝忠,张纪英,陈普红,胡瑞兰,孟昭清;调亏灌溉对鸭梨果实及营养生长的影响[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
10 |
蔡焕杰,柴红敏,张振华,邵光成;覆膜棉花调亏灌溉模式的研究[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1年03期 |
11 |
孟兆江,刘安能,庞鸿宾,王和洲,陈金平;棉花调亏灌溉的生态生理效应[J];灌溉排水学报;2003年04期 |
12 |
蔡大鑫,沈能展,崔振才;调亏灌溉对作物生理生态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3 |
陈小青,徐胜利;膜下调亏灌溉对新梨7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节水效应[J];山西果树;2004年02期 |
14 |
史文娟,康绍忠,宋孝玉;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基础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3期 |
15 |
庞秀明,康绍忠,王密侠;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动态及其展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6 |
付凌;彭世彰;李道西;;作物调亏灌溉效应影响因素之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1期 |
17 |
张修宇;潘建波;李斌;;调亏灌溉节水增产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8 |
杨广海;张万军;崔建伟;孙甲霞;;作物调亏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
19 |
柴红敏;蔡焕杰;王健;刘增进;;调亏灌溉下小麦产量与品质协调统一的可能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
20 |
郭松年;张恒嘉;;调亏灌溉对绿洲麦田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