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RS的新疆荒漠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估算及其不确定研究

王公鑫  
【摘要】:草地是自然生态系统分布最广泛的系统,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产力高低和固碳能力的重要参数,因此,准确估算草地生物量和开展新疆荒漠草地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对新疆天然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碳储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多种遥感产品数据及草地生物量数据,通过构建荒漠草地生物量最优反演模型,分析了新疆荒漠草地生物量时空分布和估算的不确定性,辅以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精度评价等方法,揭示了荒漠草地生物量演变趋势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多种遥感产品数据及生物量实测数据构建的指数反演模型的相关系数和精度最高,适宜于新疆荒漠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监测研究;荒漠草地地下生物量构建的幂函数模型精度高于实测根冠比反演荒漠草地地下生物量;荒漠草地生物量估算的不确定来源于不同的遥感数据源与根冠比数据和异速生长模型的估算精度。(2)北疆荒漠草地分布集中,南疆分布较分散;2000-2019年新疆荒漠草地NDVI总体上呈现为由南向北增加的趋势,荒漠草地NDVI在2019年出现最大值(0.15),2010年出现最小值(0.12),其中,荒漠草地NDVI均值在0-0.2占比达到了85.43%。基于NDVI变化趋势发现新疆荒漠草地以稳定和改善为主,面积所占比重达到97.22%。(3)2000-2019年新疆气温和降水均呈现上升趋势,气候呈现明显暖湿化特征,新疆平均升温率和降水率达到了0.32℃·(10 a)~(-1)和2.18 mm·(10 a)~(-1),荒漠草地生物量、根冠比与降水的相关性优于气温。(4)2000-2019年新疆荒漠草地生物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荒漠草地生物量空间格局整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荒漠草地地下生物量远大于荒漠草地地上生物量。新疆荒漠草地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均值分别为52.35 g·m~(-2)、1614.27 g·m~(-2)和1666.25 g·m~(-2);荒漠草地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变化率大于零的区域占比分别为98.70%、87.17%和58.56%;荒漠草地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平均碳密度分别为23.53 g C·m~(-2)、725.64 g C·m~(-2)和749.18 g C·m~(-2);荒漠草地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碳总量分别为5.84 Tg C、179.81 Tg C和185.65 Tg C。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高开强;徐泮林;牛英杰;;RS技术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年04期
2 代灵燕;;大数据时代RS技术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20年11期
3 戴学军;杨楚铃;刘雪婷;;基于RS的惠州市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征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4 马伟;;蓝领工人就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以RS公司为例[J];现代盐化工;2020年05期
5 徐静艳;魏小丽;阚俊微;谢寅飞;李成;;电针晕听区配合耳鸣RS治疗脑鸣1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7年02期
6 傅同圣;;Nd:YAG激光联合RS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植入治疗难治性泪道阻塞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7年04期
7 孙雷刚;郑振华;;基于RS的近30年滹沱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6期
8 王丹桂;马鹏飞;高婕;胡克;;基于RS的辽河下游牛轭湖50年演变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4年06期
9 朴天华;杨岚;姚鹏;李娟;;新型RS泪道再通管在治疗泪道阻塞及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08期
10 黄陆芳;;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以“用RS触发器实现三相电机正反转控制逻辑”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08期
11 云九;本刊资料图;;来自贵族的音乐享受 日产天籁改装德国RS汽车音响[J];音响改装技术;2016年06期
12 鱼先锋;王威;;RS图像处理自动机[J];价值工程;2012年05期
13 杨进;王亮明;唐德玉;;RS纠删码在电子健康档案云存储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4 岳东霞;杜军;刘俊艳;郭建军;张佳静;马金辉;;基于RS和转移矩阵的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J];生态学报;2011年09期
15 沈丽萍;;完善RS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绩效评估[J];会计师;2010年05期
16 李向伟;李战明;张明新;张国权;韦哲;;一种新的基于RS理论的压缩域镜头分割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4期
17 于智强;臧德彦;;基于RS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路线分析[J];科技广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蓉;曹春香;徐敏;张颢;赵坚;陈伟;郑盛;;基于RS的三江源湿地碳储量估测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宋晓琳;孙娇燕;于文;付潇潇;;基于RS码生成跳频图案的方法及性能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彭静;谢梦莉;刘伟东;;基于RS北京城市热岛效应中辐射亮温与气温关系的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熊祎灵;;RS码的实现及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5 李凤麟;钟洪声;;保密通信中RS编解码的FPGA实现[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晨;徐伟;金光;;RS通信编码器的优化设计及FPGA实现[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王念秦;方世跃;樊珂奇;钱祖国;张军;;基于RS的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改进模型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贝尔;;RS支持下的下垫面与城市地表温度定量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军明;何加铭;曾兴斌;郑庆辉;;基于RS码的跳频系统设计研究[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10 晋刚;程亚奇;兰西柱;邹慧兰;;基于ADSL系统RS纠错码的乘法器及倒数器的设计[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1 王安安;廖洪斐;王耀华;甘浦英;;一次性使用泪道再通管(RS型)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A];江西省第十四次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九江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12 郭晋丞;曾柏森;刘聪;;RS编译码算法在战术数据链中的应用[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3 莫洪源;蒋树芳;胡宝清;;基于R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4 文明;茅迪;徐媛媛;王瑜;;RS码在循环移位扩频水声通信体制中的应用[A];2015’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15 秦薇薇;丁恩杰;李娜;;基于RS—485总线的井下变电所监控系统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暨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6 王婕;孙星明;杨恒伏;杨颖;;基于RS码的二值图像认证及篡改定位算法[A];第八届全国信息隐藏与多媒体安全学术大会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7 杨青川;耿华珠;张文淑;孙彦;郭文山;康俊梅;;紫花苜蓿新品系RS产量比较试验[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2苜蓿基础研究[C];2003年
18 李莉;李峰;;基于RS、GIS的四川草地退化时空变化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2 青年论坛[C];2016年
19 王晓峰;任志远;;基于RS和GIS的榆林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0 谷嵩;张丰;唐晓青;曹亚明;;基于RS与GIS的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萍;基于RS的太原城区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英敏;基于GIS和RS的数字流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雄伟;基于GIS和RS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Muhammad Sohail Memon;基于GIS、RS和田间试验的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影响的评估[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5 郭碧云;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于成龙;基于GIS和RS森林火险预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邓琮;基于RS和GIS的旭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玲;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9 徐莉;基于GIS和RS的区域生态环境建模与制图[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10 史志华;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11 望勇;RS、GIS支持下北京市昌平区耕地分等与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2 赖日文;基于RS与GIS技术闽江流域森林资源利用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3 李锦荣;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4 徐朝军;RS码译码算法及其实现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5 张高生;基于RS、GI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演替数量分析及近30年植被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6 吕子君;基于RS与GIS的内蒙古正蓝旗草原沙化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7 张丛;基于RS和GIS的甘南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及其分类经营模式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18 武锋强;基于RS、GIS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熵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19 梁长秀;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0 冯程瑜;基于RS和GIS的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态资产评估方法及定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公鑫;基于RS的新疆荒漠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估算及其不确定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22年
2 李美霖;RS公司定向增发财务效应案例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22年
3 郭欣;RS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21年
4 韩亚军;基于RS和GIS的伊春市土地覆盖变化与空间格局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5 王非;基于RS和GIS的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动态监测[D];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
6 樊晶;基于RS的东莞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刘贵新;RS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
8 高悦;RS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年
9 李晓荣;基于RS和GIS的太原市主城区扩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
10 王洋洋;利用RS影像对笔架山海岛海岸线及面积演变过程和成因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11 宋慧敏;基于RS和GIS的渭南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12 周杨;基于RS和GIS的白洋淀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河北大学;2017年
13 李志伟;基于RS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14 曾雯雯;RS公司知识型员工流失应对方案研究[D];西北大学;2022年
15 张玮琦;RS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16 王耀;RS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7年
17 杨航;基于RS华蓥市岩溶地区石漠化信息提取与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8 张绍练;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RS编译码的仿真与软硬件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19 段金龙;基于RS的郑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20 王波;基于FPGA的战术数据链中高速RS码的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王辉;雪佛兰第六代科迈罗RS引入中国[N];中国质量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陈翰祺;“海上赛道RS燃擎之夜”加速一汽-大众奥迪品牌焕新[N];汽车商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