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伊犁马流产相关病毒的鉴定分析

帕丽旦·努尔兰  
【摘要】:目的:为明确伊犁马流产病毒的多样性,揭示导致伊犁马流产主要病毒的流行特征,为伊犁马病毒性流产的防控奠定基础。方法:(1)利用高通量测序对93份伊犁马流产样品进行病毒检测;(2)根据注释到的病毒序列设计引物,对流产样品和人鼻拭子样品进行PCR检测;(3)对获得的病毒序列进行分析,阐明其遗传变异本底;(4)建立HPV-115和HPV-124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1)病毒组学共产生73 237 142条reads,有16 058条reads(0.022%)注释为马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2)3份伊犁马流产胎儿样品携带EHV-2,阳性率为3.2%(3/93);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鉴定的3株EHV-2 g B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9%~100%、99.6%~100%,与国外及国内EHV-2参考株g B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6%~96.4%和90.8%~96.2%,其中26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表明3株EHV-2 g B基因具有遗传变异多样性;遗传进化分析显示鉴定的3株EHV-2与国外EHV-2参考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较近,与引起新疆马呼吸道疾病的EHV-2参考株处于不同进化分支;(3)HPV-115在流产样品中的阳性率为24.7%(23/93),表明马感染HPV-115可能导致流产;进一步调查显示,HPV-115在有马场接触史的人群鼻拭子样品中的阳性率为59.5%(25/42),而无马匹接触史人员鼻拭子样品呈阴性(0/20),表明马源HPV-115有感染人的风险;鉴定的马源及人源HPV-115 L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7%~100%,与阿根廷人源HPV-115参考株GC02 L1基因同源性为99.5%~99.7%,表明本研究鉴定的HPV-115为新的变异株;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本研究鉴定的马源及人源HPV-115与阿根廷人源HPV-115参考株GC02处于Beta-3 HPV进化分支;(4)HPV-124在流产样品中的阳性率为18.3%(17/93),提示马HPV-124感染可能导致流产;进一步调查显示,HPV-124在有马场接触史人群鼻拭子样品中阳性率为16.7%(7/42),而无马匹接触史人员鼻拭子样品呈阴性(0/20),表明马源HPV-124有感染人的风险;鉴定的马源及人源HPV-124 E6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6.4%~100%,与美国人源HPV-124参考株NJ3900 E6基因同源性为98.0%~1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本研究鉴定的马源及人源HPV-124与美国人源HPV-124参考株NJ3900处于Beta-1 HPV进化分支;(5)建立的HPV-115、HPV-124 SYBR Green q PCR检测方法检测最低下限分别为10~1copies/μL、10~2copies/μL,灵敏度显著高于普通PCR。结论:(1)首次在伊犁马流产胎儿样品中检测到EHV-2;(2)首次在马流产样品中发现HPV-115、HPV-124,也是首次在流产样品中检测到该病毒;(3)马源HPV-115、HPV-124有传人风险,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学意义;(4)建立了HPV-115、HPV-124 SYBR Green q PCR检测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国病毒病杂志2022年第12卷总目次[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2年06期
2 袁原;;有人研制能“捕获”唾液中病毒的口香糖[J];新农村;2022年01期
3 莫庄非;梅根·斯库代拉里;;新冠病毒为何总是快人一步?[J];世界科学;2022年01期
4 莫庄非;;新冠病毒两年时[J];世界科学;2022年03期
5 王登丰;王安然;苏岩;许静;;反霸权新闻在新冠病毒溯源报道政治化过程中的作用[J];全球传媒学刊;2022年03期
6 霍伟义;;这一刻——致抗击新冠病毒的英雄[J];黄河之声;2022年16期
7 周文姬;;病毒话语的建构及其影像文本的阐释[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1期
8 张森森;;病毒战争 人类面对的未知挑战[J];中国工人;2021年02期
9 陈澄;;《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J];传媒;2021年12期
10 徐乐乐;李洋;李志伟;马志倩;肖书奇;;病毒调节宿主适应性免疫的分子机制[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21年04期
11 梁喜;;我们需要学会与病毒平衡相处[J];经营管理者;2020年Z1期
12 方陵生;;病毒的世界[J];世界科学;2020年03期
13 魏乐军;闫立娟;张改侠;孙晓红;;为新冠病毒疫情受难者祈祷[J];地球学报;2020年02期
14 赵路军;;渔家傲·抗击新冠病毒[J];档案天地;2020年03期
15 林渲墨;;《网住病毒,留住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年03期
16 林德树;;抗击新冠病毒役情[J];源流;2020年Z1期
17 李方莳;;新春佳节有感病毒袭来[J];民心;2020年02期
18 惠禹涵;;抗击病毒[J];机电兵船档案;2020年02期
19 ;为什么新冠病毒对儿童的危害没有那么严重[J];生命与灾害;2020年05期
20 王振伟;;《武汉,新冠病毒——止》[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彪;张海林;涂长春;;亚洲首株蝙蝠丝状病毒的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姚秀丽;;《病毒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丁铲;;病毒的进化与传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卓晶;洪艳;;病毒miRNA研究进展概述[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汉克亥瑞斯;;控制PRRS病毒[A];现代化养猪企业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SARS病毒存活研究结果[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立宏;刘博;吴志强;金奇;杨剑;;鼠类和蝙蝠病毒组比较分析和数据平台构建[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8 陈柳;云涛;余斌;倪征;华炯钢;李双茂;;禽病毒免疫逃避的机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彪;杨凡力;涂长春;;中国蝙蝠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殷宏;;Schmallenberg Virus一种新的能感染牛羊的病毒[A];第四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1 施少华;陈珍;傅秋玲;程龙飞;刘荣昌;傅光华;万春和;陈红梅;黄瑜;;禽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初步分析[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2 于红欣;陈天慧;周双海;;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A];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3 卢洪洲;张云智;;HIV-1型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机会性感染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4 李文辉;;SARS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5 毛永杨;杨晓花;张其艳;王琼;周晓黎;;猴B病毒的现状与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6 邱亚峰;沈阳;李向东;马志永;;简述几种食源性病毒及检测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7 蔡建秋;何彪;涂长春;;丝状病毒核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18 钮慧敏;李银;黄欣梅;刘宇卓;赵冬敏;张敬峰;韩凯凯;周晓波;;抗鹅源坦布苏病毒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9 周婷;曹三杰;文心田;肖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庆株的分离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0 葛平萍;刁有祥;唐熠;刘鑫;高绪慧;于春梅;曲俊姿;;鸭坦布苏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缪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转录组学及免疫抑制机理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2 杨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调控宿主应答的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周俊;桃及其野生近缘种中病毒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
4 郭银汉;福州地区对虾病毒病的病原诊断及流行病学[D];福建农林大学;2000年
5 周航宇;病毒无机修饰的策略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6 朱常香;烟草病毒的检测和防治新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7 赖泽钿;白纹伊蚊对寨卡病毒的垂直传播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20年
8 何彪;蝙蝠病毒组学及其新病毒的发现与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9 李洋;全平台宏基因组病毒鉴定自动分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
10 刘志华;鉴定增强寨卡病毒神经毒性因素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2020年
11 杜旭升;马立克氏病病毒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协同复制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22年
12 王燕春;北极内罗病毒的发现及流行病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1年
13 高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5'非编码区顺式作用元件的解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4 余志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诱导白介素-12(IL-12)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15 黄柏成;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在病毒可视化示踪上的研究和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6 刘建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机制及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17 于可响;鸭坦布苏病毒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感染性克隆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8 刘小娟;水稻条纹病毒和水稻草状矮化病毒“抓帽”机制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19 周思宇;重要疫源动物相关病毒数据资源平台的设计与构建[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
20 王晓雨;病毒壳工程的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帕丽旦·努尔兰;伊犁马流产相关病毒的鉴定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22年
2 张敖云图雅;新疆北疆地区纯血马血清携带病毒的多样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20年
3 李光东;鸭坦布苏病毒对1周龄雏鸭的致病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涛;基于鸭坦布苏病毒非帽依赖翻译途径的突变株研制[D];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
5 朱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糖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和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刘友生;我国鸭坦布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鑫;坦布苏病毒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扬州大学;2013年
8 段汝丽;伊犁马流产样品病毒组学及其新病毒的发现和鉴定[D];新疆农业大学;2022年
9 吴晓刚;鸭坦布苏病毒弱毒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王琛;猪嵴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防制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11 范萍萍;鸭坦布苏病毒铜陵株的分离与鉴定[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12 刘宗梁;鸭坦布苏病毒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跨种间传播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13 张玥;鸭坦布苏病毒的分离、致病性及细胞适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14 杨凯;双病毒协同传播中的同步现象[D];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
15 王荣群;木霉菌内生病毒鉴定及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
16 刘雪建;浙江省和江西省蔬菜病毒鉴定与变异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7 周赵英;大鲵蛙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其感染的病理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18 谌立;基于动态社区的病毒传播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9 孔云逸;新疆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蜱媒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宁夏大学;2021年
20 刘欢;常见蔬菜病毒病病原鉴定及多重RT-PCR的建立与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徐瑞哲;“ACER基因”比较 新冠病毒最容易与灵长类结合[N];解放日报;2020年
2 记者 陈占杰 刘咏秋;意大利研究称新冠病毒可能去年9月已在意传播[N];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
3 本报评论员;新冠病毒溯源唯有依靠科学与合作[N];科技日报;2021年
4 记者 李如意;新冠病毒由实验室引入“极不可能”[N];北京日报;2021年
5 本报记者 樊巍;复活远古病毒会威胁现代人类吗[N];环球时报;2022年
6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抗击衰老 打压古病毒[N];中国青年报;2023年
7 本报记者 赵觉珵;中方批驳美“病毒溯源报告解密版”[N];环球时报;2021年
8 本报记者 张佳星;三问“奥密克戎”:有超多突变就是“超级病毒”吗?[N];科技日报;2021年
9 本报记者 陆成宽;2019年秋季前 新冠病毒已分别在亚洲和欧洲缓慢传播[N];科技日报;2021年
10 记者 孙国根;新冠病毒致病的“幕后黑手”找到了[N];健康报;2022年
11 实习记者 张佳欣;扑朔迷离 美污水惊现神秘新冠病毒[N];科技日报;2022年
12 本报记者 张佳星;苏州发现新冠病毒新变体?专家表示无需恐慌[N];科技日报;2022年
13 本报记者 陈曦;新冠病毒因何不停“变变变”?[N];科技日报;2022年
14 王方;一个突变让寨卡病毒更危险[N];中国科学报;2022年
15 记者 张梦然;新策略将病毒遏制在“萌芽”状态[N];科技日报;2022年
16 本报记者 侍佳妮;“琅琊病毒”厉害吗[N];解放日报;2022年
17 记者 刘霞;新冠病毒鹿传人证据出现[N];科技日报;2022年
18 本报记者 杨金伟;新冠病毒“换装”意味着什么[N];健康报;2020年
19 本报记者 张航;“尽快找到良药,消灭新冠病毒!”[N];北京日报;2021年
20 唐一尘;英国批准全球首个故意感染新冠病毒试验[N];中国科学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