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年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研究
【摘要】:
土壤种子库是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研究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土壤种子库是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有助于对植被更新和植被演替动态的了解,对于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天山云杉种子年后第一年的土壤种子库为对象,采用萌发法对天山中部海拔1800~2210m天山云杉林下0~10cm深度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连续的试验研究,并结合生态位、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统计等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所得结果如下:
(1)种子年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在春季和秋季的储量分别为(922.00±662.21)粒/m2和(780.75±472.21)粒/m2,其中目标种天山云杉分别占到了土壤种子库中有活力种子的63.39%和72.78%。与春秋相比,秋季土壤种子库种子总储量有所下降,但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有活力种子数量变化不大。
(2)种子年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在垂直空间分布上,不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种子数量均自上而下呈递减,0~2cm土壤层种子数量最多,有85%以上的种子分布在距地面6cm的枯枝落叶层及表层土壤。
(3)种子年后的春秋两季土壤种子库中共有物种为16种,仅相差一种,除天山云杉外均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主要有高山羊角芹、仰卧早熟禾、准噶尔繁缕、紫苞鸢尾和天蓝岩苣。通过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围栏封育区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非围栏封育区。
(4)通过对优势物种的进行生态位分析发现,种子年后仰卧早熟禾在土壤种子库中的生态位最宽,达4.6804;北方拉拉藤生态位最窄,仅为1.6。在不同的种对之间。准噶尔繁缕和天山云杉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达到0.9908,问荆和天山云杉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最小,仅为0.247。
(5)地上植被调查发现,种子年后占据数量优势的植物主要集中于松科(44.44%)、伞形科(21.25%)、鸢尾科(9.78%)、菊科(7.21%)和禾本科6.52%,累计占地上植物总数的89.2%。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的相似性在0.313~0.500之间。围栏封育区地上植被与种子库的之间相似较低,但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远远大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非围栏区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高于围栏区域。
(6)通过自然条件下天山云杉种子野外埋藏试验发现,种子在埋入土壤半年后活力由74.5%下降为37.58%,一年后下降为6.09%,一年半之后下降为4.67%。种子在土壤中的活力呈急剧下降的态势,并且不同埋藏深度对保持天山云杉种子的活力没有显著性差异。
|
|
|
|
1 |
李阳兵,魏朝富,李先源,谢德体;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2年03期 |
2 |
黄忠良,孔国辉,魏平,王俊浩,黄玉佳,张佑昌;南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初步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6年04期 |
3 |
张志权,束文圣,蓝崇钰,黄铭洪;引入土壤种子库对铅锌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
4 |
赵丽娅,李锋瑞;沙漠化过程土壤种子库特征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3年04期 |
5 |
赵丽娅,李锋瑞,王先之;草地沙化过程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03年09期 |
6 |
唐勇,曹敏,张建侯,任泳红;刀耕火种对山黄麻林土壤种子库的影响[J];云南植物研究;1997年04期 |
7 |
仲延凯,张海燕;割草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与组成的影响 Ⅴ 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的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8 |
张炜银,李鸣光,臧润国,昝启杰,王伯荪;外来杂草薇甘菊种群土壤种子库动态[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1期 |
9 |
周先叶,李鸣光,王伯荪,昝启杰;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不同阶段土壤种子库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2期 |
10 |
张玲,方精云;秦岭太白山4类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分布与物种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04年01期 |
11 |
王辉,任继周;子午岭主要森林类型土壤种子库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
12 |
张玲,方精云;太白山南坡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与优势成分的垂直分布格局[J];生物多样性;2004年01期 |
13 |
于顺利;宋松泉;;为了新生的远途[J];生命世界;2008年05期 |
14 |
任珺,陶玲,刘新民;水分供应对沙漠植被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的影响(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01期 |
15 |
唐勇,曹敏,张建侯,盛才余;西双版纳白背桐次生林土壤种子库、种子雨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8年06期 |
16 |
沈有信,江洁,陈胜国,蔡光丽,张平;滇东南岩溶山地退化植被土壤种子库的储量与组成[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
17 |
尹华军,刘庆;川西米亚罗亚高山云杉林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01期 |
18 |
王正文,祝廷成;松嫩草地水淹干扰后的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植被关系[J];生态学报;2002年09期 |
19 |
束文圣,蓝崇钰,黄铭洪,张志权;采石场废弃地的早期植被与土壤种子库[J];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
20 |
郑华,欧阳志云,王效科,彭廷柏,李振新,赵同谦,李锡泉;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