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羊种布鲁氏菌感染胚胎滋养层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张辉  
【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类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回升势头迅猛,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为此,我国紧急发布了《关于加强布鲁氏菌防治工作的通知》。布鲁氏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致病菌,侵袭力强、传染途径多,人感染后呈持续性感染,目前尚无法根治;家畜感染后主要引发母畜流产,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动物胎盘中含有大量的赤藓醇,能够促进布鲁氏菌的生长,布鲁氏菌对胎盘具有显著的亲嗜性,胚胎滋养细胞是母体和胎儿的联系纽带,同时也是布鲁氏菌感染的靶细胞,一旦受到损伤,就会导致流产,但引发流产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以布鲁氏菌和胚胎滋养层细胞为研究对象,主要展开以下的研究工作: 1.羊种布鲁氏菌的分离鉴定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采用细菌群体形态观察、PCR、生化试验对分离培养的菌株进行鉴定,获得了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1株,命名为027株,对其SP41基因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包被酶标反应板并进行样本检测。结果布鲁氏菌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最优条件是重组蛋白SP41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0.6μg/mL,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50,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样本阳性检出率高于虎红平板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 2.羊种布鲁氏菌ery操纵子在感染人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过程中的表达调控。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过程中ery操纵子4个基因在未侵染、侵染20min、1h、2h、3h、4h时的表达差异,结果ery操纵子在侵染前后的表达有明显差异,eryA、eryB、eryC相对表达量在侵染2h时表达量最高,eryD在3h时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余状态下的表达量都很低,并且随着eryD表达量升高,eryA、eryB、eryC的表达量降低。 3.建立羊种布鲁氏菌027株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分别提取布鲁氏菌侵染20min、1h、2h、3h、4h后HPT-8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同源重组法构建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并对部分EST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羊种布鲁氏菌027株侵染人滋养层cDNA文库的库容为1.43×106,重组率为96.92%,插入片段大小在0.2-5kb;对文库63个克隆进行测序,用BlastX和BlastN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将63个基因进行了功能分类。然后,构建pGBKT7-omp25诱饵质粒,转化酵母Y187,结果表明诱饵菌无自激活活性、无毒性。 4.筛选并验证与布鲁氏菌流产相关因子互作的HPT-8细胞靶蛋白。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互作的HPT-8细胞捕获蛋白,并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互作的蛋白。共筛选出了7个与布鲁氏菌OMP25诱饵蛋白相结合阳性捕获蛋白,验证试验表明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与HPT-8细胞的Ferritin、hypothetical LOC339123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 5.分析捕获蛋白在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根据铁蛋白、hypothetical LOC339123蛋白核苷酸序列,分别构建了3个特异性shRNA干扰载体,转染HPT-8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2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检验其干扰效率;采用布鲁氏菌感染转染shRNA干扰载体前、后的HPT-8细胞,检测布鲁氏菌的相对数量。结果针对铁蛋白、hypothetical LOC339123合成的shRNA干扰片段与各自的混合组的干扰效果基本一致,Ferritin混合组的干扰抑制率为76.18%, hypothetical LOC339123混合组的干扰抑制率为71.11%。针对铁蛋白的干扰载体混合组转染前后,布鲁氏菌相对数量差异较大,而hypotheticalLOC339123的差异不明显。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布鲁氏菌027株为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成功构建了基于重组蛋白SP41的布鲁氏菌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布鲁氏菌感染HPT-8细胞过程中ery操纵子4个基因在不同时间点表达存在着差异;成功构建了羊种布鲁氏菌027株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布鲁氏菌OMP25蛋白与HPT-8细胞的Ferritin、hypothetical LOC339123发生了相互作用,Ferritin与布鲁氏菌感染相关,hypothetical LOC339123与布鲁氏菌感染不相关。通过本研究,为揭示布鲁氏菌引发流产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也为布鲁氏菌病新药物研发、防治及家畜抗病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富强;布鲁氏菌蛋白抗原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5年06期
2 热合木江,毛开荣,罗玉峰,吴福林;布鲁氏菌菌种保存期[J];中国兽药杂志;1997年04期
3 许锐刚,吴从雅,冬青,孙志;硝酸稀土促进布鲁氏菌生长试验[J];地方病通报;1993年03期
4 曹温年,常承忠,李元凯,邱海燕;在羊的血培养中发现一株与布鲁氏菌交叉反应的迟缓爱德华氏菌[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4年06期
5 胥元鹏,李晓明,孟正权,彭程,余永祥,黄良波,包维国,孟凡实;布鲁氏菌S19号菌苗对牦牛的免疫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8年09期
6 毛开荣;吴福林;黄海波;;TP干粉培养基对布鲁氏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试验[J];中国兽药杂志;1990年03期
7 邓普辉,刘君明,阎守敦,李遵强,张芝栋;羊型布鲁氏菌实验感染M_5菌苗连续粉雾免疫后空怀母羊的病理学[J];新疆农业科学;1987年06期
8 崔庆禄;冬青;张庆华;张秀兰;;布鲁氏菌噬菌体NMg-1、NMg-2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3年03期
9 罗家传;防治布鲁氏菌的新疫苗──RB51[J];农业科技通讯;1997年08期
10 谢敏康;俄推广布鲁氏菌82菌株疫苗防制牛布病[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0年12期
11 黄海波;;猪种布鲁氏菌2号菌株特性研究Ⅰ、应用免疫双扩和免疫电泳技术测定猪种布鲁氏菌2号菌株的抗原性[J];兽医药品通讯;1988年03期
12 黄海波;;猪种布鲁氏菌2号株的特性研究——Ⅲ.免疫印迹技术分析猪种布鲁氏菌2号株[J];中国兽药杂志;1989年01期
13 V、P、Meador;王凤龙;;流产布鲁氏菌在牛胎盘细胞内的定位[J];动物医学进展;1990年04期
14 陸士良;刘德錚;陈正仁;;布魯氏菌苗的免疫研究 Ⅰ.布魯氏菌皮上接种的动物試驗[J];微生物学报;1965年01期
15 曹宏;李秀芬;万玛措;;岩羊羊种布鲁氏菌的试验研究(第二报)[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3年05期
16 黄海波;;猪种布鲁氏菌2号菌株特性研究——Ⅳ.猪种布鲁氏菌2号菌株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J];中国兽药杂志;1989年02期
17 胥元鹏;布鲁氏菌S_(19)号菌苗免疫幼龄牦牛的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2001年03期
18 杨丽娟,陈创夫;动物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19 黄海波;涂长春;;几株粗糙型布鲁氏菌菌体超声成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图谱分析[J];兽医药品通讯;1988年03期
20 余勇,叶成儒,罗长荣,曾纪达,张晓林,杨培豫,殷善述,毛开荣,李世萍,谭本旭,张大维,饶大芬,王健,贾开勤,毛庆先;布鲁氏菌无凝集原性M-III活菌苗对山羊免疫效力的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斌;王玫;王长文;刘霞;;布鲁氏菌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A];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曾政;于三科;王希良;;布鲁氏菌17.3kDa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效果研究(英文)[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谷文喜;钟旗;吴冬玲;何倩倪;热合木江 达吾提;叶峰;吐尔洪;李金平;赵兵;;七株布鲁氏菌VirB8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文娟;吴清民;林怀樱;任婕;刘文晓;杨羽;王晓夏;;羊布鲁氏菌转座子突变株文库构建及毒力基因的初步鉴定[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潘文;李珊珊;赵明秋;琚春梅;陈金顶;;新型可视化LAMP检测布鲁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潘文;李珊珊;赵明秋;琚春梅;陈金顶;;新型可视化LAMP检测布鲁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潘文;李珊珊;赵明秋;琚春梅;陈金顶;;新型可视化LAMP检测布鲁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丁家波;杨宏军;康孟佼;程君生;毛开荣;蒋玉文;;布鲁氏菌在豚鼠和奶牛体内诱导的抗体水平和变态反应强度相关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邱昌庆;;OIE推荐的牛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10 赵茜;吴清民;任婕;牛建蕊;杨羽;刘文晓;王晓夏;刘文娟;;流产布鲁氏菌转座子突变株文库构建及毒力基因的初步鉴定[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媛;吉林省布鲁氏菌流行株种属鉴定及其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辉;羊种布鲁氏菌感染胚胎滋养层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3 陈燕芬;布鲁氏菌中国分离株遗传多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杨艳玲;羊布鲁氏菌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免疫候选抗原的筛选与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文兴;布鲁氏菌标记疫苗(M5-90-26)的鉴别诊断及其bp26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玉飞;IV型分泌系统调控布鲁氏菌胞内生存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7 赵忠鹏;布鲁氏菌毒力、免疫相关分子的筛选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8 乔凤;外膜蛋白Omp25在布鲁氏菌毒力及免疫保护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曲勍;QS系统VjbR在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朱才众;布鲁氏菌噬菌体裂解酶基因表达、生物活性鉴定及裂菌动力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婕;布鲁氏菌膜蛋白组学研究及免疫蛋白的筛选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李勇;布鲁氏菌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在疫苗保护性评价中的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芳毓;布鲁氏菌毒力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鉴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4 杨毅;不同种型布鲁氏菌进化中基因获得与缺失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5 申峰勇;延边牛布鲁氏菌的分离及bp26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D];延边大学;2012年
6 孙春辉;羊布鲁氏菌16M感染巨噬细胞膜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莫莎;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布鲁氏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分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高洪霞;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牛羊布鲁氏菌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吕玉金;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于爽;应用B.melitensis 16M单克隆抗体建立布鲁氏菌UPT诊断试纸条检测体系[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志勇;别让动物把布鲁氏菌传给你[N];科技日报;2010年
2 晓艳;布鲁氏菌疫苗仅能对抗肝脾感染[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竹青;二次污染尚存何谈奶源卫生[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4 谭英;当心猫狗影响家人健康[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5 通讯员 严鞠;阿拉山口检验检疫局两项科研成果获州科技进步奖[N];博尔塔拉报;2008年
6 中国兽药监察所副研究员 毛开荣;“九五”期间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治成绩显著[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7 李有祥;奶源二次污染 令人心惊[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刘宝亮;中国乳业期待浴火重生[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张玉谍;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办实事的重点[N];辽宁日报;2008年
10 ;青霉素类兽药的使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