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研究

王娜  
【摘要】:本文研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作物病害自动识别诊断,以解决目前植保技术人员分配不均,已开发病害专家系统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智能化的植物病害诊断专家系统提供了必要的前期研究。 以常见的六种玉米叶部病害:玉米灰斑病、弯胞菌叶斑病、小斑病、普通锈病、大斑病、褐斑病为研究对象,大田环境条件下采集玉米叶部病害图像样本,根据病害图像特点,对病害图像样本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信息特征,选择用于病害诊断的特征向量,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对病害图像进行自动识别诊断。 本文从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几个方面都进行病害图像识别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结果: 1.制定了叶部病害采集规范。本文中研究了不同品牌数码相机、不同分辨率、不同物距、参照物引入与否等成像环境因素对图像采集和后期图像处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规范了叶部病害图像采集环境和操作步骤,对保障叶部病害图像识别研究的质量控制和研究成果的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根据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特点,确定了处理效果好、普适应强的叶部病害图像流程。研究比较了利用邻域平均和中值滤波算法去除图像噪声,利用图像锐化技术和对比度增强算法增强图像,并综合应用基于H阈值分割、图像灰度变换、迭代二值化、图像形态学运算、轮廓提取等算法处理病害图像,抽取病斑。 3.综合提取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纹理、颜色、形状等多向量特征参数。利用灰度共生矩阵算法和计盒维数法提取病害图像的墒、能量、惯性、对比度、相关性、相关信息测度、分形维数等纹理特征值;综合应用RGB颜色空间、HIS颜色空间、HSV颜色空间、YCbCr颜色空间提取病斑图像的RGB颜色空间/HlS颜色空间/YCbCr颜色空间的各颜色分量、各阶颜色矩等颜色特征值;应用轮廓提取和区域跟踪算法计算病斑病斑周长、面积、圆度、形状因子、离散指数、等效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形状特征值。 4.为提高识别效率和精度,采用遗传算法自众多原始特征中优选出相关信息测度、分形维数、归一化蓝色颜色分量b值、cb、颜色矩、病斑周长、病斑面积、圆度、形状因子等9个独立、稳定性好、分类能力强的特征向量用于病害识别。 5.利用费歇尔判别分析方法和贝叶斯判别分析方法分别识别玉米叶部病害,病害识别结果显示,应用费歇尔判别分析方法判别六种病害的正确识别率均在85%以上,贝叶斯判别分析方法对六种病害的止确识别准确率均在90%以上。 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智能性的作物病害诊断专家系统提供了基础,促进图像识别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明军;;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矿用胶带纵向撕裂识别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年03期
2 王勇;姬长英;;田间早期成熟棉花识别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年06期
3 殷刚;贾振红;覃锡忠;杨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车牌定位与识别研究(英文)[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吴雪梅,程尧,韦龙琴;在MATLAB环境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番茄识别研究[J];农业装备技术;2005年04期
5 李德杰;;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常见病害识别研究[J];福建电脑;2008年09期
6 顾嗣杨,施鹏飞;一种用于图像边缘检测的自适应指数滤波器[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3年02期
7 程存学,李锋;噪声图像滤波的树型滤波器[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3年03期
8 梁德群;阮文;;基于模型的线性组合目标跟踪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5年04期
9 ;三维彩色图像处理系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魏晓丽,殷健;物体形状位置图像处理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0年09期
11 杨明,宋雪峰,王宏,张钹;面向智能交通系统的图像处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09期
12 胡茂海,陶纯堪,卞松龄,高万荣,杨晓春;VC++环境下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的成像实现[J];应用光学;2001年01期
13 何志彪;张新访;童敏;王同洋;周济;朱光喜;;基于IC卡的图像模糊增强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1年10期
14 林阿岚;;17英寸图像美工专用传统显示器 Acer P791[J];电子测试;2001年05期
15 林松涛,范成博,张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数码图像的滤波处理[J];计算机应用;2003年02期
16 郭晓锋,刘文田;基于图像处理的羽毛自动分拣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03期
17 杨福增,王宏斌,杨青,王峥;小波变换在果品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5期
18 徐建强,李小平;一种改进的细化算法在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5年07期
19 余立功,王强,陈纯;多尺度模板匹配算法[J];工程图学学报;2005年03期
20 朱立新,王平安,夏德深;形态学结构元的二次分解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姬长英;饶洪辉;;基于RGB颜色特征的棉花识别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2 韩柯;朱秀昌;冯荃;;基于二维DCT与Elman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人脸识别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春霞;魏小林;阳德志;王阳;盛宏至;;内旋流流化床内异重颗粒横向扩散系数的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王晓蕾;杨健;;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地基云图云量的识别[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梁威;沈昱明;;基于改进的Fourier描述子算法的车辆识别[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6 杨浩;袁海文;彭琴;武新成;;基于无向图的沥青路面裂缝检测技术研究[A];2010全国虚拟仪器大会暨MCMI2010’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魏国强;胡敏良;;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水电站泄洪雾化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8 茹海峰;殷业;;基于与图像相结合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刘春桐;赵兵;张志利;仲启媛;;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瞄准系统精度研究[A];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5年
10 梁爽;鲁志波;;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盲水印算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庆军;智能图像处理及其在无线多媒体业务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2 程光权;基于方向小波图像处理与几何特征保持质量评价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旗;基于属性的图像分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4 王朝阳;微米云纹法及其相关的超高频制栅与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D];清华大学;1999年
5 倪超;定量化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6 张东梅;车载平台变形测量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刘斌;微小三维尺寸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保平;基于模糊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石永华;基于视觉传感的药芯焊丝水下焊接焊缝自动跟踪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10 王明祥;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及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娜;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2 邹洋;基于图像处理的摇表读数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谢虎;基于CCD图像处理的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裴暑云;基于嵌入式ARM的图像处理的物料分级系统的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5 朱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螺纹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帅;基于图像处理的监控时延自动化测试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汤婵;图像处理课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造坤;基于小波分析的机织物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陈亭;基于IDL的水质污染监测可视化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崔明;焊缝光纹快速提取算法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 刘焱彬;数码相机的图像处理[N];电子报;2001年
2 长人 编译;专家评索尼α100[N];中国摄影报;2006年
3 孙婧;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案件中的应用[N];西部法制报;2008年
4 武文;索尼两系列电视新品亮相[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殷幼芳;印前图像处理技术对印刷质量的影响[N];中国包装报;2005年
6 金彧;★图像处理实用小工具Qimage又推新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7 ;智能化监控对图像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晖;图像处理引擎的威力[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赵军红 编译;仿生眼睛助盲人重见光明[N];科技日报;2010年
10 于洋 田野;生物分子识别研究取得新成果[N];吉林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