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异及成因分析
【摘要】:当前国家正处于大健康产业环境下,其与养生文化、医疗旅游、养老产业、运动康复等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业态—康养旅游成为当今旅游市场的新业态,各地政府闻风而动。然而目前关于新疆康养旅游的研究还很鲜见。鉴于此,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把握其分布规律,这既对有效整合新疆旅游资源、树立新的旅游形象、改变人们对新疆生态环境恶劣的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康养旅游资源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首先,作者从生态康养理论视角出发,系统地整理了康养旅游资源点共447处,参考旅游资源类型分类标准并结合新疆自身地域特色,将康养旅游资源划分为生物景观类康养旅游资源、水域型康养旅游资源、山地型康养旅游资源、乡村田园型康养旅游资源、医养型康养旅游资源五种类型。其次,结合旅游地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利用最邻近指数、网格维数分析、核密度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冷热点分析以及交通可进达性等方法,从空间尺度与交通的可达性两个方面重点考察了新疆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新疆康养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第一、最邻近指数R1,其空间分布在一定的尺度上呈典型集聚性分布特征;网格维数分析显示容量维远远小于信息维,说明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并不均匀;核密度分析来看,各类型康养旅游资源点分布差异显著,总体康养旅游资源核密度值较高呈“条带状”空间分布,其余各类康养旅游资源主要呈“大分散、小集聚、多核心”的分布形态;其关联性特征显示,各类康养旅游资源全局自相关程度较弱、偏向随机独立分布,总体呈分散分布。局部冷热点分析显示各类康养旅游资源的冷热点地区并不完全一致,北疆是康养旅游资源的热点与次热点地区,且康养旅游资源主要聚集区与热点地区基本吻合;康养旅游资源的总体可进入性程度较差,康养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昌吉、伊宁、阿克苏主要城市的60h~70h等时线内,形成倒“U”形环状分布,新疆康养旅游资源可进入时间南北差异较大,整体来看北疆各类康养旅游资源的交通的可进入时间要高于南疆。第二、运用相关性分析和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主要受地形水源、植被盖度、市场条件、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康养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第三、结合新疆康养旅游资源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提出空间发展优化策略,尝试构建康养旅游以伊犁、乌鲁木齐、哈密为首的三级节点等级体系,进而确定康养旅游三级发展轴带,最终构建以乌鲁木齐为核心,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廊道,以吐鲁番、阿勒泰、和田为支撑点的区划发展模式,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