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无核白葡萄采前调控技术及贮藏期间防脱粒技术的研究
【摘要】:
以新疆石河子市石总场葡萄基地和独立团5连葡萄园的无核白葡萄为研究材料,通过采前喷洒奇宝、玉米素、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的经济学形状如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呼吸强度和植物学性状如果穗长度、果粒大小、果梗直径、穗梗直径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的经济学形状和植物学形状都有较好调节:
三者处理的果粒可溶性固形物均达到18%以上,糖酸比达到20: 1以上,适宜贮藏;奇宝处理的果穗长度最长,达到26.7cm;玉米素处理的果梗直径最大,为2.76mm,穗梗直径也最大,为3.37mm;赤霉素处理的果粒直径最大,平均为7.63 cm。总体上说,奇宝处理的果穗外形松紧适度,对无核白葡萄生长期间的调节效果最好,其次是玉米素,最后是赤霉素,这对无核白葡萄贮藏期间的防落粒是非常有利的。
接着,利用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等方法,研究了采前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采后葡萄离区酶活性、果粒的呼吸以及采后葡萄的腐烂率、褐变率、商品率和落粒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1.随着贮期延长,离层的相关酶活性、呼吸强度会严重影响葡萄的落粒率,而采前生长调节剂、采后保鲜剂低温贮藏可以抑制呼吸强度,延缓离层细胞的形成、推迟离层的出现,从而延缓葡萄的落粒。
2.经过3个月的低温贮藏,奇宝处理的无核白葡萄贮藏效果明显最好,落粒率仅为11.25%,而玉米素的贮藏效果仅次于奇宝,为13.1%,赤霉素的落粒率最高,为17.89%。
3.初步研究确定,在无核白葡萄的贮藏和防落粒方面,与另两个生长调节剂相比,奇宝是最佳选择,有可能取代传统的赤霉素,成为未来无核白葡萄防落粒技术发展的方向。
最后,探讨了无核白葡萄采后离层的形成与落粒的关系,为无核白葡萄采后落粒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