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脂质代谢途径研究芪茵颗粒改善NAFLD的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芪茵颗粒对NAFLD大鼠肝组织形态、大鼠组织中SREBP-1、SREBP-2含量的表达、FATP4、L-FABP 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脂质代谢途径解释芪茵颗粒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芪茵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硫普罗宁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正常进食、自由饮水外,其余五组大鼠予高脂乳剂进行灌胃,每日1次,共10W,造模成功后分别用芪茵颗粒低、中、高剂量及硫普罗宁灌胃治疗,共10W。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大鼠体质量,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肝匀浆中SREBP-1、SREBP-2的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Fatp-4、L-FABPmRNA的表达。采用West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FATP-4、L-FAB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脂LDL-C、TC、TG、血清ALT、AST,肝组织中FATP4、L-FABP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芪茵颗粒治疗后,血脂LDL-C、TC、TG、血清ALT、AST,肝组织中FATP4、L-FABP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且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在芪茵颗粒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芪茵颗粒高剂量组(P0.001)、中剂量组(P0.001)、低剂量组(P0.001)及硫普罗宁组(P0.001),SREBP-1、SREBP-2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芪茵颗粒高剂量组(P0.001)、中剂量组(P0.001)、低剂量组(P0.05)及硫普罗宁组(P0.001)SREBP-1、SREBP-2含量均明显降低;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芪茵颗粒高剂量组(P0.001)、中剂量组(P0.001)SREBP-1、SREBP-2含量明显降低。结论:(1)芪茵颗粒可以显著改善NAFLD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并能有效地降低大鼠血清中LDL-C、TC、TG、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FATP4、L-FABPmRNA及蛋白的表达。(2)芪茵颗粒可以控制NAFLD大鼠体重增长,改善大鼠血脂水平,显著改善NAFLD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有效地降低肝组织匀浆中SREBP-1、SREBP-2的水平,从而发挥NAFLD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