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有中危因素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单纯放疗对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仅有中危因素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且术后仅有中危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淋巴脉管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符合Sedlis标准)的219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根据术后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三组:放化疗组(CRT组,105例)、放疗组(RT组,52例)和观察组(NFT组,62例),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三组患者的生存率,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逐步回归法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40.9月,对年龄、手术方式、FIGO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间质浸润深度、术后治疗方式等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不同治疗方式是影响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仅有中危因素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放化疗组、放疗组和观察组3年DFS分别为95.5%、91.3%和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然而,对总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678)。放化疗组、放疗组和观察组盆腔复发率分别为1.9%、3.8%和9.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9%、7.7%和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治疗方式是影响Ib~IIa期宫颈癌术后仅有中危因素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放化疗显著提高其3年无进展生存率,降低盆腔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优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放化疗高于放疗,经对症处理可以好转。
|
|
|
|
1 |
曾慧;陈国庆;;化疗与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心电图对比分析[J];健康之路;2017年04期 |
2 |
金峰;;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21期 |
3 |
龚丽俐;顾艳荭;;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11期 |
4 |
朱顺青,沈怡;对放化疗患者实施中医辨证饮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1期 |
5 |
刘玉春,刘玉萍;放化疗副损伤病机与辨治[J];中医药学报;2002年04期 |
6 |
彭海丽;蒋萌;;中药多糖在减轻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07期 |
7 |
郑瑞;;癌症放化疗患者47例心理行为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32期 |
8 |
徐翠兰;;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放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和幸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7期 |
9 |
王红永;;为行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18期 |
10 |
彭颖;刘春霞;;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26期 |
11 |
张晓静;;浅谈中药预防和治疗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01期 |
12 |
赵慧杰;;中药治疗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1期 |
13 |
胡峥;邹文;齐国华;吴燕华;;放化疗同步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年02期 |
14 |
刘淑娟;刘霞;姚娟;;分析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22期 |
15 |
黄海辉,梁后杰,陈世旭,蒋金妍,蒋勇;癌症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16 |
宋微;刘丽坤;;“求和”思想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发挥[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14期 |
17 |
贾勇士,吴树强,吕世良,张丽萍,许丽萍;高聚金葡素配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3年03期 |
18 |
刘媛媛;张俊威;王博;许庆瑞;王伟明;;近三十年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药膳文献调研[J];黑龙江中医药;2016年05期 |
19 |
沈富林;金家贵;曹凤军;;中医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4年04期 |
20 |
李燕;;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