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MS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多期扫描,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三期血管成像的可行性,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肝脏血管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对97例患者行肝区多层螺旋CT三期血管成像扫描。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为:动脉期19-23s,门静脉期50-60s,肝静脉期70-90s,层厚2.5mm,重建间隔为1.25-2.5mm。对所有病例均分别于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进行血管三维成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VR)。同期21例患者行肝动脉DSA成像。结果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腹腔干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与变异。MIP及VR技术显示肝动脉分级多为2级以下,DSA显示肝动脉均达3级以上。门、肝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肝静脉系统情况。MIP及VR均多能显示门静脉及肝静脉达3级以上。两种技术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IP法显示细小血管清晰、真实,类似血管造影,VR立体感强于MIP。结论 MSCT肝脏双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动脉及门、肝静脉系统情况的无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关肝动脉和门、肝静脉方面的信息。MIP与VR结合使用是较好的重建方法。
|
|
|
|
1 |
张廉良;;MSCT血管成像中延迟扫描技术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6年09期 |
2 |
祝跃明,金中高,宣浩波,何剑,徐炜;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癌诊治中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5年04期 |
3 |
陈文华,黄庆娟,徐青;MSCT血管成像在活体肝移植供体评价中的应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
4 |
刘涛;;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7期 |
5 |
崔明惠,边铁城,尹建忠,沈文,祁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部扫描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4年02期 |
6 |
吕粟;周翔平;陈卫霞;杨汉丰;陈晓荣;毛芸;陈宪;;16层螺旋CT上正常人肝内门静脉变异分析[J];解剖学杂志;2006年03期 |
7 |
伍兵;孙家瑜;王成龙;夏春潮;李昌宪;;非对比剂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肝脏门静脉的评估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4期 |
8 |
李金锋;张晶;张爱莲;马林;;磁共振三维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技术血管成像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4期 |
9 |
杨林;刘梅华;缪南东;邓进;胡晓;任勇军;张小明;;肝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DSA表现[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年01期 |
10 |
楼俭茹,刘文亚,温浩,王海涛,杨文;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11 |
曾引华,朱芳,邹明丽,王承缘,夏黎明,漆剑频;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灌注及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1年06期 |
12 |
孙宝海,杨萍珠,杨力辉;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造影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13 |
刘水平,张静,张茁;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TCD、MRA对比研究[J];北京医学;2004年06期 |
14 |
何怡红;罗天友;;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07年09期 |
15 |
刘元涛;;64层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价值[J];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17期 |
16 |
沙琳;边杰;程绍玲;黄东;董敬东;;CE-MRA与TOF-MRA对头颈部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7 |
Z.Szucs-Farkas;M.Semadeni;S.Bensler;M.A.Patak;G.von Allmen;P.Vock;李瑞利;;CT血管成像对腹主动脉瘤体模内漏的检出:管球能量、模拟病人体型及内漏生理学特性的影响[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4期 |
18 |
王礼同;李澄;刘淑惠;徐文娟;;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胆囊动脉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0年11期 |
19 |
孟瑜;陈爱华;胡道予;;MSCT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评估[J];放射学实践;2011年03期 |
20 |
仲海,徐卓东,柳澄;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