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和靶控输注系统性能评价

曹兴华  
【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异丙酚血浆药物浓度的方法学,为研究异丙酚的药代-药效动力学提供科学的分析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靶控输注(TCI)异丙酚靶血浆药物浓度与实测浓度的差值,评价TCI系统性能。方法: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应用氯仿-乙酸乙酯萃取液提取血浆中的异丙酚,麝香草酚为内标物。气相色谱(GC)的色谱柱为HP-5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99.999%),柱流量为1ml·min~(-1),进样口压力为7.99p.s.i,进样口温度为240℃,进样方式为手动无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0μl。程序升温,起始55℃维持1min,以20℃/min速度升至150℃,维持3min,共运行8.75min。质谱(MS)为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接口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选择离子采集(SIM)。用于异丙酚和麝香草酚定性的检测离子分别为:异丙酚碎片离子m/z为163、分子离子m/z为178;麝香草酚碎片离子m/z为135、分子离子m/Z为150;异丙酚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作为定量参数。第二部分,选择61例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微机连接佳士比3500微量泵,选用Stelpump软件内嵌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恒定靶血浆药物浓度(3μg·ml~(-1))变速输注持续1h,间断采集动脉血持续1.5h。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异丙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为:Y=0.8457X+0.1337 R~2=0.9997。本方法回收率为98~102%,精密度6%,血药浓度在0.25~8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最低检测浓度为10ng·ml~(-1)。异丙酚输注期间各时点的实测浓度均明显高于靶浓度,停止输注后各时点的实测浓度均明显低于靶浓度,差异显著(P0.05)。输注期间TCI系统偏离度 新报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 (MDPE)为30.02%、精确度(MDAPE)为31.55%、摆动度(wobble) 为21.42%、分散度(divergenee)为一0.51%/h。停止输注后TCI系统偏 离度为一19.71%、精确度为21.63%、摆动度为13.29%、分散度为 一0.26%/h。结论: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异丙酚血浆药物浓度的重复 性、精确性和准确性均较好,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其最低检测浓度 为10ng·ml‘’,这种微量血药浓度的测定优势,为进一步了解异丙酚 等静脉麻醉剂在体内的转运、分布和消除过程以及为测定效应室浓度 (如测定脑脊液中药物含量等)提供了更为灵敏的分析技术。此外, 还可以检测异丙酚代谢期间形成的两个代谢产物:2,6一双异丙基 一1,4一苯醒和2,6一双异丙基一1,4一对苯二酚(酉昆醇)。该方法的建立为 国内应用GC一MS测定异丙酚血浆药物浓度开辟了新的前景,为临床研 究异丙酚的药代一药效动力学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 临床研究中国人应用TCI系统输注异丙酚,其靶血浆药物浓度与实测 浓度差异明显。系统偏离度和精确度均大于TCI系统性能要求的范围, 摆动度偏大。因此采用的Tackley参数的异丙酚TCI可能不适用于国 人,需进一步研究靶控输注异丙酚应用于国人的群体药代动力学,为 开发符合国人生理特点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奠定基础。 关键词异丙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药物浓度;靶控输注;药代动 力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鹏,赵秋生,张凤文,魏青;异丙酚麻醉在镜检及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01年08期
2 陈培莲,黄一鸣,罗威倩;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年02期
3 邓友明;;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体会[J];工企医刊;2002年05期
4 沈兰茹;蒲以英;;异丙酚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2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年09期
5 刘金金;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6 李立光 ,崔红;保持自主呼吸的小儿在异丙酚麻醉下做磁共振检查[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7年02期
7 蓝志坚,徐军,祝建新;异丙酚麻醉对子宫收缩性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0年04期
8 ;麻醉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9期
9 张晓云;异丙酚麻醉无痛人流术152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10 金文艺;小儿异丙酚麻醉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J];江苏医药;1996年10期
11 曾媛,白勇,许幸;不同配方异丙酚麻醉在妇产科门诊手术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年11期
12 尚宇;顾佩菲;德琳;赵璠;张雅金;;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12期
13 孙涛;李欣;;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年02期
14 李靖;;异丙酚加咪达唑仑在无痛性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1年03期
15 汪明海;异丙酚麻醉在小儿腭裂手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1998年02期
16 李长明,张治国;异丙酚麻醉在人流术中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20例观察[J];包头医学;1998年04期
17 麻伟青!昆明650032,孙彦!昆明650032,刘齐贵!昆明650032,徐贵丽;异丙酚麻醉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一氧化氮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0年19期
18 邵扬琴;;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09期
19 朱广球;杜海云;;速眠新Ⅱ复合异丙酚用于猪冠脉造影时的麻醉[J];重庆医学;2006年24期
20 高卫松;;异丙酚复合布拉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振红;孟丽巍;龚秀萍;李洁;姚洪娟;;异丙酚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吴文冬;景亮;;静脉输注腺苷在胆道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对异丙酚用量的影响[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学新;马富强;郑月梅;潘华;;吸入30~40%氧浓度对肝硬化大鼠静注异丙酚麻醉效应的影响[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陈铭;朱晶;陈小刚;;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内镜检查的应用[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宋天德;季巧云;;异丙酚麻醉用于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的临床观察[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青;;微泵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观察[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其他[A];第十四届中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8 董军久;毕敏;;全麻术中唤醒在脑功能区手术应用的一例报告[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董军久;毕敏;;全麻术中唤醒在脑功能区手术应用的一例报告[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唐培佳;刘家朋;谭冠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观察[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炜;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调整抑郁模型大鼠电休克疗效的Glu/GABA-Gln代谢环路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2 田伟千;异丙酚麻醉下电针抗脑缺血损伤及代谢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杨静;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4 张灏;cAMP信号通路介导全麻药遗忘和睡眠损害效应[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刘靖;脑功能监测与全麻深度判断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6 刘永哲;不同全麻药对老年大鼠获取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7 毕素萍;围麻醉期熵指数脑电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8 盖成林;颈内动脉输注异丙酚麻醉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姚允泰;七氟醚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肇端;异丙酚麻醉对大鼠躯体感觉皮层传导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0年
2 唐小曼;异丙酚对新生大鼠大脑发育的近期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侯芝绮;不同年龄患者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系统评价[D];广州医学院;2011年
4 廖淳杰;异丙酚对新生大鼠大脑发育的远期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彭淑君;异丙酚对脑发育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张益;异丙酚麻醉对丘脑皮层环路感觉信息处理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0年
7 刘忠富;异丙酚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陈运良;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现代电休克治疗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9 伍佳莉;异丙酚减轻氯胺酮麻醉对幼年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认知功能的损害[D];泸州医学院;2010年
10 夏武香;体外循环下异丙酚的脑保护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D];南昌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