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研究

舒博  
【摘要】:目的:研究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关系,及探讨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的位点、缺失率有无民族间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60例汉族及维吾尔族特发性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Azoospermia Factor(AZF)因子多位点的微缺失检测。结果:26例特发性无精子患者中,4例发生AZF因子缺失,缺失率为15.49%;34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4例发生AZF因子缺失,缺失率为11.76%。结论:Y染色体AZF因子微缺失的范围和位置对于胞浆内体外受精治疗男性不育具有重要意义,但Y染色体AZF因子的缺失的位点及缺失率有无民族间的差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静,计垣,李练兵;37例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分析[J];重庆医学;2004年11期
2 林峰;孙选;孔守芳;;无精子症及极少精子症的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临床分布特征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年04期
3 崔险峰,邢俊平,孙建华,张洲,王新阳;陕西地区不明原因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长臂微缺失分析[J];中华男科学;2005年03期
4 李启运,石之磷,王沙燕,王长花,胡玉华;无精子和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精子发生相关基因检测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08期
5 方小武,谭志伟,雷继敏,干志锋,吴日然,霍山;特发性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3年01期
6 陈荣安,廖国栋,向桂桥,江利,许良余,张益康,李兴欢;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无精子因子的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7 景万红;袁莹莹;刘春莲;;小Y染色体合并AZF微缺失致生精障碍1例[J];宁夏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8 ;基础理论[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2008年06期
9 张孝禹;韩喆;;236例特发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分析[J];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8年02期
10 徐岚,郑燕銮,史桂芝,张新能,黄天华;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遗传缺陷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1期
11 杨建华,倪培华,吴洁敏;男子不育症患者无精子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1年01期
12 孙文涛;王家强;王春喜;王勇;廉吉虎;刘睿智;;精子生成障碍者染色体异常和无精子因子微缺失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35期
13 罗胜萍;;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无精子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11期
14 陈涤平;舒博;;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05期
15 王巍;陆宁霞;夏彦恺;王心如;张炜;宋宁宏;魏敏;苏建堂;;男性FASL-844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发病风险的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年04期
16 韩维田,于平,张志芬,王彦,郭廷超,刘玲玲,刘树君;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PCR筛查[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年06期
17 宋宁宏,吴宏飞,张炜,周作民,苏建堂,眭元庚,沙家豪;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无精子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18 林漫燕;蓝柳燕;陈亿长;陈曼丹;;粤东地区男性不育人群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微缺失的检测及临床应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9 毛记龙;金应霞;马宁;陈雪银;麦杨青;陈竞西;王梅红;黎明红;黄元华;徐雯;卢伟英;李崎;马燕琳;;海南地区718例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微缺失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07期
20 杨艳红,姚元庆,苏明权,高萍,王晓红,尹国武,李东红;男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SPGY1基因微缺失的检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玲;白洁;陈十岭;;严重少精子症者与无精子症者精浆蛋白质群有显著差异[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淑玲;;无精子症的临床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宋博;蔡志明;;采用他莫西芬-十一酸睾酮联合治疗严重少(弱)精子症、分泌型无精子症报道[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4 金保方;张华俊;杨晓玉;张新东;周玉春;刘建国;薛宇阳;;养精胶囊治疗DAZ基因缺失所致无精子症的临床价值[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5 金保方;张华俊;杨晓玉;张新东;刘建国;薛宇阳;;养精胶囊治疗DAZ基因缺失所致无精子症的临床价值[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保方;张华俊;杨晓玉;张新东;刘建国;薛宇阳;;养精胶囊治疗DAZ基因缺失所致无精子症的临床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金保方;张华俊;杨晓玉;张新东;周玉春;刘建国;薛宇阳;叶佳;;养精胶囊治疗DAZ基因缺失所致无精子症的临床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继红;孙成亮;王少刚;杨为民;叶章群;;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分析[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段玲;尔西丁;赵金萍;段磊;刘琴;刘瑞军;王成军;杜红;;无精子症相关病因分析[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蒋健航;李铮;林兵;张峰;张忠良;向祖琼;刘勇;曹小蓉;王益鑫;;不育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筛查与意义(附56例报告)[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雪;Y染色体异常对男性生育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利权;特发性无精子症患者的遗传学表型、血清FSH及其受体与睾丸精子发生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文波;Y染色体、mtDNA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的遗传结构[D];复旦大学;2004年
4 唐剑频;Y染色体STR和SNP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杨波;人精子生成障碍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戴汝琳;Y染色体微缺失及其遗传特性影响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石美森;Y染色体STR和SNP复合检测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戴浩霖;十个新的Y染色体STR的特性及复合扩增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周瑞霞;中国甘肃永昌骊靬人的父系遗传多态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刘子贤;人类Y染色体回文序列的进化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博;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2 宋宁宏;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无精子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3 孙鹏浩;804例男性原发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与AZF的相关性的临床分析及研究进展[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巍;FAS和FASLG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5 罗方野;89例无精子症诊治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6 马骏;Bcl-2编码区基因多态性与男性生精障碍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7 郑加翠;PK2在人类睾丸中表达及其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功能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高健;精液细胞学分析在诊断无精子症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华俊;养精胶囊治疗DAZ基因缺失所致无精子症的临床价值[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艳红;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精子症的分类及病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平治;无精子症也有希望[N];山西科技报;2000年
3 胡小波;过500万年,世界没有男人?[N];科技日报;2004年
4 吕宝忠;Y染色体走向风烛残年?[N];中国商报;2005年
5 副主任医师 李秋菊;无精子症如何治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6 祝之;治无精子症方[N];民族医药报;2004年
7 记者 王艳红;Y染色体没想象中脆弱[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陈武山;中医辨治男性不育症[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饶毅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男子汉:基因本质及灭顶之灾[N];南方周末;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汤江峰 本报 通讯员 邹永华;Y染色体微缺失导致男性不育[N];大众卫生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