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8型疱疹病毒组合抗原血清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新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构建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基因ORF_(73CC),ORF_(65),ORF_(K8.1)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获得HHV-8病毒潜伏态相关核抗原、包膜蛋白、外壳蛋白的重组融合蛋白,以这三种病毒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人类8型疱疹病毒组合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组合抗原ELISA),对新疆地区人类8型疱疹病毒流行状况做初步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方法:1)软件设计引物,在引物两端添加特异性酶切位点,以pGEM-Teasy/ORF_(73CC)、pGEM-Teasy/ORF_(65)、pGEM-Teasy/K8.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各基因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41a-ORF_(73CC)、pET41a-ORF_(65)、pET41a-K8.1;转化E.coli DH_(5x),经酶切、测序鉴定其插入序列的正确性,转入E.coliBL_(21)(DE3),并诱导表达,以亲合层析柱纯化,SDS-PAGE、Western-Blot方法进行表达蛋白的分析和免疫特异性鉴定;以重组融合蛋白为抗原,分别以卡波西肉瘤患者血清和健康儿童血清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建立人类8型疱疹病毒组合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组合抗原ELISA),采用卡波西肉瘤患者血清和来自低HHV-8感染地区的法国肝移植后皮肤肿瘤患者血清验证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2)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肿瘤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和汉族肿瘤患者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病历记录及采
|
|
|
|
1 |
纪玉莲
,彭炎强
,魏小梅
,李广然
,李志坚;肾移植术后卡波西肉瘤的临床特征和防治——附1例报告[J];新医学;2003年12期 |
2 |
膝茂芳;左乳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卡波西肉瘤一例[J];中华肿瘤杂志;1995年05期 |
3 |
刘德纯;卡波西肉瘤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4 |
毓勤;;卡波西肉瘤的新疗法[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06期 |
5 |
何洁;;1例高龄卡波西肉瘤患者放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年15期 |
6 |
周曾全,王玲,杨欣平,王玉,李江嵘,曹韵贞;AIDS并发皮肤、肺卡波西肉瘤一例[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
7 |
金华!100700,皋岚湘!100700;淋巴结病型卡波西肉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
8 |
陈韦任;曹剑;英明中;李小鹰;李向红;;高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卡波西肉瘤一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1期 |
9 |
卢斯汉;岑玉文;易俊卿;;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1例[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年01期 |
10 |
张锡宝;卡波西肉瘤与HHV-8[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1年02期 |
11 |
胡东艳;王岫南;李明;;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年09期 |
12 |
周新刚;刀文斌;张亮;郎振为;;全身播散性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一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年06期 |
13 |
康晓静;石得仁;;卡波西肉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年11期 |
14 |
刘德纯,林清森;艾滋病消化道病变的病理学研究(附54例尸检材料)[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
15 |
蔺波;蔡蕊;;9例卡波西肉瘤病人放射治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年14期 |
16 |
薛文昌;;接受肾移植后出现卡波西肉瘤[J];皮肤病与性病;1991年03期 |
17 |
李大任;张振宇;赵明强;;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1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20期 |
18 |
楼婷;李江华;孟冰;;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卡波西肉瘤1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
19 |
梁飞立;陆新岸;宋开星;何艳英;;肺部艾滋病相关性卡波西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7期 |
20 |
张永萍;赵琴;仲英娜;;HIV/AIDS相关型卡波西肉瘤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