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透性的研究

王志强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大鼠的血脑屏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通透性。方法:将体重为250g~30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梗死模型组),后2组按术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时间各分为3个亚组(术后12h移植组、术后24h移植组、术后48h移植组)。脑梗死模型组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梗死模型(大脑中动脉闭塞),假手术组手术方法同脑梗死模型组,不同的是将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内约1min即拔出。两组分别于术后12h、24h、48h由插线栓侧(右侧)颈内动脉注入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0uL,细胞浓度:1×10~5/ul。对照组也由右侧颈内动脉移植等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各组大鼠均于移植后48h断头取脑,将脑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脑梗死模型组线栓侧脑组织可见较多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表达阳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分布在梗死灶周围及海马区;假手术组操作侧脑组织可见少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正常对照组脑组织内未见阳性细胞。脑梗死模型组进入脑组织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明显多于假手术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模型组各组之间的阳性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透过脑梗塞大鼠的血脑屏障,且主要分布在梗死病灶周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能透过正常大鼠的血脑屏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轶;张重功;马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06期
2 马杰;李轶;张重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及近况[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1期
3 高宇;迟鲁梅;毛颖;南光贤;;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3期
4 桂莉;范文辉;李露斯;王惠玉;陈康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脑梗死大鼠脑电图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4期
5 郭亮;麦晓燕;申晶;徐宁;杨静;李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梗死大鼠脑内的存活与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4期
6 周国庆;金怡;张鹏;;沉默RhoA基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脑梗死大鼠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5期
7 张婷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并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鼠脑梗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4期
8 李国前;王杰华;杨小霞;洪诸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大鼠脑缺血区微血管密度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9 文佳媚;马学玲;刘亢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06年11期
10 蔡磊;李雅娜;刘桂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1 杨薇;;脑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22期
12 郝光;杨凤刚;冯念苹;金永华;梁松岚;;BMSCs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及Nogo-A表达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年05期
13 黄如训,王新;脑梗死的微循环改变及其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14 万向军;杜会博;张静;;脑梗死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08年03期
15 黄桂贤,杨玉玲,夏兴洲;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酶改变[J];黑龙江医学;2004年11期
16 张斌;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年04期
17 闭雄杰;覃莲;;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2010年05期
18 文芳,王永华,余绍祖;不同部位脑梗死病人脑脊液vWF含量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1999年04期
19 许晓伟;盛文利;;巨噬细胞在脑梗死基因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2期
20 苏志旬;;盐酸纳洛酮治疗脑梗死68例疗效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若丹;帅杰;;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脑梗死一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晓宁;陆晓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关系探讨(附104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商发科;;脑梗死的中医临床证型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支惠萍;朱旭莹;王增;;脑梗死后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附240例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文国强;廖小平;陈涛;欧阳峰;李建军;邓益东;何祥英;;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初步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邱少东;许寅宏;曾碧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的关系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7 闵汇刚;李承晏;刘志超;;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姜永飞;刘学文;;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朱陵群;王席玲;邹忆怀;;大鼠脑梗死后不同恢复时点Nogo-A及其受体NgR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自力;赵莺;陈希;;脑梗死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柏龄;慢病毒载体介导血管生成素-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2 李海生;低氧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3 史达;木豆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与相关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顾绍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的体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5 张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张海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牟大鹏;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基因[D];吉林大学;2007年
8 景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肾脏系膜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宋可新;黑色素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滕春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胰腺炎损伤修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强;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透性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2 行治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3 薛丽霞;脑梗死急性期应用施普善治疗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高思山;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5 王绪美;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与MMP-9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06年
6 鲁敏晔;脑梗死患者血清C3,C4水平的变化[D];浙江大学;2008年
7 迟松;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1年
8 尹长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9 张福鼎;三维CT血管造影在诊断脑梗死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刘勇;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剑 通讯员 李健;争分夺秒治疗脑梗死[N];保定日报;2006年
2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神经内科 刘明勇;腹泻引来脑梗死[N];保健时报;2007年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老人一氧化碳中毒警惕并发脑梗死[N];健康报;2006年
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一氧化碳中毒小心脑梗死[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方进;清晨发生脑梗死事出有因[N];保健时报;2005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刘振国;脑梗死防治的误区[N];光明日报;2008年
7 吴翠秀;当心,腹泻诱发脑梗死[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朱丽丽;我国脑梗死静脉溶栓率远低于发达国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记者 刘云涛;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下降[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孙国根 胡德荣;脑梗死患者脑内有新生神经存在[N];健康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