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例肝性脑病患者预后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对影响肝性脑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378例肝性脑病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肝性脑病预后的因素作单因素x2检验或t检验,再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资料378例患者治疗后好转128例,恶化死亡250例,总体病死率66.14%.男性260例(68.78%),女性118例(31.22%)。患者总体平均年龄(52.52±14.57)岁,45岁以上254例(68%)。重肝105例(27.78%),肝硬化失代偿期152例(40.21%),肝硬化并重肝45例(11.90%),肝癌76例(20.1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50例(66.14%),以肝硬化为基础263例(69.58%),其中乙肝肝硬化189例(71.86%)。其中。肝功能分级:肝功能A级患者28例(7.41%),B级90例(23.81%),C级260例(68.78%),有效率逐期递减且具显著性差异(P0.01)。MELD评分: MELD分值20:26例;20-30:66例;40-30:78例;40:200例。随MELD分值的增高,有效率逐渐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分期:Ⅰ期41例(10.85%),Ⅱ期98例(25.93%),Ⅲ期88例(23.28%),Ⅳ期151例(39.95%),有效率逐期递减且具显著性差异(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民族、性别、年龄、氨中毒、白蛋白、便秘或腹泻、降氨治疗对预后无影响(P0.05),并发症以感染为主,以SBP居多;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感染、肝肾综合征(HRS),持续性低钠血症、酸碱失衡、MELD评分、重型肝炎、凝血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总胆红素(TBIL)、肌酐11个因素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酸中毒、重肝、持续低钠血症预后差;分期越高、昏迷越深、MELD评分越高、INR越高、TBIL越高、PTA越低,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肝性脑病尚无特效疗法,注意避免导致肝功能恶化的因素、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结论:HE患者以男性多见,以中老年为主。HE患者以HBV感染为主,肝硬化是HE发病的主要病因,大多数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E分期、持续低钠血症、感染、肝肾综合征(HRS)、酸碱失衡、MELD评分、重型肝炎、凝血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总胆红素(TBIL)、肌酐11个因素是影响HE预后的重要指标。
|
|
|
|
1 |
孟和;;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2期 |
2 |
杨荣慧;;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性脑病的预见性干预护理[J];临床医学;2008年02期 |
3 |
胡月华,王庆才,李琳,刘庆水,王常会;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渗透压降低与肝性脑病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1年04期 |
4 |
赵世峰,沈洪;肝性脑病并发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08期 |
5 |
李萌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钠代谢的临床意义[J];泰山卫生;2003年02期 |
6 |
张正新;罗洪娥;;肝硬化并肝性脑病28例诊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31期 |
7 |
胡扬腾,于世远,张殿玉;33例肝性脑病酸碱失衡的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
8 |
樊娟;;肝性脑病特殊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02期 |
9 |
刘萍;张林鹏;;126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10 |
邓建奇;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10期 |
11 |
孙艳芳;孔丽;;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6年02期 |
12 |
冯丽华,覃远生,熊云新,石福兴,覃汉宁;329例肝硬化主要并发症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2005年06期 |
13 |
黄亚珍;陈友国;彭根大;杨伟文;赵为峰;;妊娠期急性脂肪肝2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年10期 |
14 |
雷陵;艾书眉;;中西医多途径综合疗法在急危重症肝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9期 |
15 |
曾峥,李瑜元,贾林,聂玉强;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患病状况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
16 |
程铁军;;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92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11期 |
17 |
王孟薇,赵东海,李溪雅,李晖,贺宝珍;26例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氨基酸分析结果[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3年05期 |
18 |
赵国明;;视觉激发电位:一种估计肝性脑病的诊断手段[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5年04期 |
19 |
万涛;马为民;;肝脑清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1986年04期 |
20 |
凌明芳;姜嘉;陶灿娣;巫善明;;肝性脑病脑电图分析[J];上海医学;198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