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邵雪梅;树轮年代学的若干进展[J];第四纪研究;1997年03期 |
2 |
刘普幸,勾晓华,张齐兵,陈发虎;国际树轮水文学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4年06期 |
3 |
刘广深,戚长谋,林学钰;树轮──流域径流变化的记录[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4 |
沈吉,陈毅风;南京地区近二十年来雪松树轮的稳定碳同位素与气候重建[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0年03期 |
5 |
钱君龙,邓自旺,屠其璞,王苏民,王国祥,黄耀生;天目山柳杉树轮δD年序列及其气候含义[J];中国科学D辑;2001年05期 |
6 |
何吉成,王丽丽,邵雪梅;漠河樟子松树轮指数与标准化植被指数的关系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5年02期 |
7 |
刘禹,刘荣谟,孙福庆;树轮稳定碳同位素与全球变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89年06期 |
8 |
陈拓,秦大河,李江风,任贾文,刘晓宏,孙维贞;新疆昭苏云杉树轮纤维素δ~(13)C的气候意义[J];冰川冻土;2000年04期 |
9 |
孙艳荣,穆治国,崔海亭;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同位素地球化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0 |
李大心;通过树轮阅读地震史[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4期 |
11 |
仇士华,蔡莲珍;“夏商周断代工程”与碳~(-14)年代测定[J];百科知识;1998年07期 |
12 |
谢昆青,李志尧;树木年轮研究的扫描图像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演变中的应用[J];第四纪研究;2000年03期 |
13 |
陈拓,秦大河,李江风,刘晓宏,任贾文;树轮δ~(13)C趋势地区差异的初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14 |
陈拓,秦大河,刘晓宏,李江风,任贾文,孙维贞;新疆阿勒泰地区小冰期特征的树轮δ~(13)C记录[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
15 |
陈宝君,钱君龙,濮培民;ENSO对天目山柳杉树轮同位素的影响[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2年04期 |
16 |
孙艳荣,崔海亭,穆治国,刘鸿雁,李平日,刘玉琳,谭惠忠;广东现代樟树树轮纤维素的碳同位素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J];地球学报;2003年06期 |
17 |
李正华,刘荣谟,安芷生,刘禹,吴祥定;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_2浓度不断增加的树轮稳定碳同位素证据[J];科学通报;1994年23期 |
18 |
唐佑民,王一淳,柳又春;中国西部降水和树轮关系及传输函数探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19 |
范章云,戴开美;大气中~(14)C浓度的变化[J];物理学进展;1984年04期 |
20 |
康兴成,L.J.Graumlich,P.Sheppard;青海都兰地区1835年来的气候变化──来自树轮资料[J];第四纪研究;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