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研究

李红梅  
【摘要】: 如果将法理解为一种根植于社会并与人们具体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种行为规范,则法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国家法,二是习惯法。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习惯法生成中加入宗教因素和宗教背景,形成了以伊斯兰教宗教习俗为核心的民族习惯法。伊斯兰教的宗教习俗成为信教民众用以辨别是非、审视自我言行、进行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准,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约束着人们的言行。 在法治社会不断迈进的今天,实现整个国家的法制现代化,离不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法制现代化。客观上,国家法和习惯法都被用来配置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调整和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二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有序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表现出相融合的一面,但在价值取向和实践中,二者也存在冲突的方面。因此,如何既要讲法律的统一性,也要讲信教群众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找到某种协调,以此保护社会规范体系的完整和效力,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民族地区法制化,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本文从一个较宏观的界面研究了当代新疆地区所存在的国家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并以此模式作为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对其形成、含义、内容大致作了阐述。并对二者冲突的方面做了较细致的描述。重点分析如何消解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针对制度层面的冲突和主体价值层面的冲突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力求最大限度引导二者协调。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国家法的统一实施为前提,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机构的变通立法权,制定适合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通地方条例。同时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宣传,树立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权威。笔者认为,在法治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结合新疆实际,在不断加大国家法推行力度的同时,吸纳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积极因素,形成完备而有效的民族地区的法律体系,对坚持国家法制的统一性,推动民族地区创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薄振峰,魏建国;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与沟通[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何海兵;《反分裂国家法》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J];党政论坛;2005年06期
3 钟振;黄吉遇;陈菁;;2005·全国两会政要妙答中外记者问[J];当代广西;2005年05期
4 陈瑜滨;;民间法的法理学探析——与国家法的比较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5 黄彦婷;;习惯法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为视角[J];大众商务;2009年22期
6 田新明;;浅谈民间法应用于司法实践的途径[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3期
7 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J];思想战线;2001年05期
8 郭晓晓;人大审议《反分裂国家法》统一祖国意义重大 海内外媒体报道人大审议《反分裂国家法》综述[J];台声;2005年01期
9 于同也;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完全必要的[J];两岸关系;2005年03期
10 杨国庆;《反分裂国家法》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J];台声;2005年04期
11 许崇德;《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依据和性质探析[J];中州学刊;2005年03期
12 石戒;;饶戈平:《反分裂国家法》是“和平之盾”[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04期
13 廖圣清;;浅谈《反分裂国家法》的现实意义[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14 史评;;一项遏制“台 独”的重大举措 ——透视《反分裂国家法》[J];老友;2005年03期
15 ;一事一议[J];公民导刊;2005年04期
16 王亚明;;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作用探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7 龙建明;;嬗变时期的家族势力与村民自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8 何泽锋;;法社会学视野中的民间法[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9 郝小红;董玉虎;;乡村习惯法之表现及其存在原因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年03期
20 邬蕾;;民间法视野下的纠纷解决思考——以法律文化为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彩凤;;新疆地区百岁寿星长寿的主要因素[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海涛;和锐;;新疆地区地震综合异常指数空间扫描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何志桐;;新疆地区的地震构造及油气田分布的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6)[C];1989年
4 黄亦芬;季萍;黄晓曦;道彩梅;李哲;;新疆地区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门可佩;;新疆地区7级强震趋势预测研究[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振东;;新疆地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发展及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7 沙宗平;;穆斯林民族与我国西部社会:以新疆为例[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沙宗平;;穆斯林民族与我国西部社会:以新疆为例[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古力巴努;姜丽;热沙来提;;新疆地区64例老年胸椎结核伴截瘫患者的特点及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于子翔;马依彤;杨毅宁;刘芬;李晓梅;向阳;黄莺;;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婷;多陆面模式、多驱动场对新疆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研究及结果集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建军;基于遥感的新疆潜在蒸散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3 秦玉娈;中国国民税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国骞;国家法实效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沈雁;回鹘服饰文化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孙晓风;新疆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亚型、变异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宁;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梅;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歌剧创演及其音乐概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9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D];云南大学;2004年
10 刘卓;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新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璞;鄂温克民族习惯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李舵;新疆部分地区牛结核病监测与防治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韩长安;亲密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5 成珊娜;清初新疆民族政策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刚;杨增新与新疆回队[D];兰州大学;2008年
7 张洪春;清末民国壮族习惯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春香;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陈磊;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10 肖崇;新疆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安康市委副书记 彭随义;宣传贯彻《反分裂国家法》扎实做好我市对台工作[N];安康日报;2005年
2 美国所 李晓岗;美国对我《对分裂国家法》的反应[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通讯员 盛丹群 记者 张寅;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N];杭州日报;2005年
4 吴亚明;台湾同胞认为《反分裂国家法》十分务实[N];人民日报;2005年
5 ;支持中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N];人民日报;2005年
6 ;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N];人民日报;2005年
7 刘晓林;《反分裂国家法》:最大的民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8 李强;山西团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N];山西日报;2005年
9 ;报告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审议结果[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王义伟;《反分裂国家法》只是打开窗户[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