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默多克《沙堡》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摘要】:爱丽丝·默多克的《沙堡》围绕“婚外恋”线索,展现了主人公莫尔夫妇异常丰富的婚姻伦理图景。本论文以《沙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解读《沙堡》,拟复原小说的“伦理场”,透视小说的主要人物在特定伦理情境下所面临的伦理困惑与伦理选择,同时剖析小说复杂伦理关系中不同的伦理选择范例,还原其伦理选择过程,分析其伦理选择动机,揭示不同伦理选择背后的道德取向。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爱丽丝·默多克及其创作,梳理文学伦理学理论构架,综述国内爱丽丝·默多克创作研究现状。正文主要从生存伦理、情爱伦理、《沙堡》中爱丽丝·默多克的伦理建构三个方面对《沙堡》进行伦理学的阐释与批评。本论文认为,《沙堡》关注个体的存在状态,思考了人类存在的多种可能性。通过主人公莫尔面对家庭、职业、爱情之间的艰难选择,处于两难的生存伦理困境中,其斯芬克斯因子,即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激烈交锋,最终莫尔选择回归家庭,实现了主体与生存环境的平衡。同时《沙堡》也重点关注了婚姻爱情伦理,从婚姻生活中莫尔夫妇身份的迷失,到莫尔陷入与雷恩的婚外恋情,再到莫尔回归家庭,既展现了主人公在家庭伦理责任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也思考了和谐婚姻爱情伦理中家庭伦理责任与爱情关系的理想状态。爱丽丝·默多克通过对现代人生存伦理与情爱伦理的关注,建构了其极具前瞻性的伦理秩序,提出了以成为“完整的人”、“爱情至上”、“人伦责任”为关键词的伦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