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评价及选择

戴世逵  
【摘要】: 200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和物价普遍上涨现象。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中国人民银行运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目前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基本得到控制,但物价涨幅仍处于高位,通胀压力仍然很大。那么,到底如何认识当前的流动性,以及如何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进行有效调控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文章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研判。在这一部分里介绍了流动性过剩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并从宏观经济角度和微观经济角度对流动性过剩进行研判,最后得出结论,无论从宏观经济角度、银行体系内还是银行体系外来看,“流动性过剩”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第二部分对当前我国央行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价。在这一部分里主要对当前实施的三大货币政策进行综述和评价,从实践来看,当前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对控制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作用明显,但对控制物价持续上涨的作用不大或尚未完全呈现出来。第三部分着重探讨当前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在这一部分里主要对影响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制约因素,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途径及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可能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优劣进行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在流动性全面过剩的经济金融大背景下,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利率政策和针对性较强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谭速;;对于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货币政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15期
2 谭速;党印;;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3 徐艳;黄德春;;银行流动性过剩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4 卢李;;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8年13期
5 冯学敏;何雁明;;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海南金融;2007年01期
6 周嫦琦;;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孙嘉欣;;流动性过剩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王珍珠;;浅析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设计[J];消费导刊;2008年17期
9 陆岷峰;高攀;;近十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回顾与展望——基于阶段性视角的分析[J];金融纵横;2011年03期
10 韩京芳;;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调控手段及改进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7年33期
11 刘亦文;黄静寅;;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效应分析[J];海南金融;2008年02期
12 邵川;;紧缩货币政策下的工具选择[J];武汉金融;2008年03期
13 蒋东明;;浅谈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其控制策略[J];华北金融;2007年08期
14 崔建军;;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功能缘何日益弱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5 王超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抑制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性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6 胡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新论[J];生产力研究;2008年22期
17 冯学敏;何雁明;;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01期
18 赵征;;近期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为何不明显[J];财经科学;2007年09期
19 郭彩霞;;从流动性过剩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缺陷[J];科学与管理;2008年04期
20 张锐;;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立振;张继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及投资策略研究[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凌杰;陈文宽;;对我国近年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回顾与思考——兼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展望[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孙小丽;陈浩;杨晓光;;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选择实证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钰;孙英隽;;基于托宾模型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志龙;;2010~2011年拉美地区经济形势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6 侯铁建;朱舜;;金融危机再解读: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岱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罗海波;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江;内外失衡下的流动性供给、资产价格及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周钟山;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叶兵;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李世刚;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8 徐挺;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音;流动性过剩、最优利率规则与通胀目标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与冲击响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世逵;流动性过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评价及选择[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2 盛滴清;我国货币政策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李秋红;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潇;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变迁与转型[D];浙江大学;2012年
5 孙文迪;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对股价指数波动影响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孙涛;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小红;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徐宁;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铁军;针对股价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玲;我国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立良;净投放转为净回笼 并非货币政策工具异动信号[N];证券日报;2010年
2 记者 唐真龙 王媛;加息“靴子”何时落地 货币政策工具陷“两难”[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郭晓东 通讯员 刘为民 侯永;人行朔州中支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地方经济[N];金融时报;2011年
4 张立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解决不了通胀[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5 吴国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贫困与发展金融研究室主任;以差别化货币政策工具促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6 记者 闫立良;周小川:要用好货币供应量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N];证券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闫立良;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灵活调节资金供求[N];证券日报;2008年
8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银行研究室主任 曾刚;今年哪种货币政策工具会唱主角[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但有为;今年货币政策工具猜想[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0 冯 佳;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防止急刹车[N];证券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