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评价及选择
【摘要】:
200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和物价普遍上涨现象。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中国人民银行运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目前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基本得到控制,但物价涨幅仍处于高位,通胀压力仍然很大。那么,到底如何认识当前的流动性,以及如何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进行有效调控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文章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研判。在这一部分里介绍了流动性过剩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并从宏观经济角度和微观经济角度对流动性过剩进行研判,最后得出结论,无论从宏观经济角度、银行体系内还是银行体系外来看,“流动性过剩”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第二部分对当前我国央行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价。在这一部分里主要对当前实施的三大货币政策进行综述和评价,从实践来看,当前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对控制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作用明显,但对控制物价持续上涨的作用不大或尚未完全呈现出来。第三部分着重探讨当前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在这一部分里主要对影响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制约因素,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途径及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可能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优劣进行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在流动性全面过剩的经济金融大背景下,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利率政策和针对性较强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