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要】:
普通文化课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一直处于尴尬位置,它在中央文件中是需要加强发展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地位却不受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普通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弱势,加之教师对普通文化课进行学科本位教学,学生本就因在学科体系下学习不成功而取得的成绩较差,如果继续接受这种教育必然成效微弱。本研究对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在校生三个角度来了解当前的普通文化课教学现状,通过不同的视角认识问题的不同侧面:了解学生对文化课教学的态度与建议;了解教师对文化课教学的行为与观念,在对上述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解决文化课存在问题的策略与体系。本课题研究将综合利用统计学、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层次、多种类的研究思路,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相结合。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等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笔者依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理论进行问卷设计、现状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言修辞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较差,其他智能的开发不足;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缺少合作教学;课堂教学方法变化少,对学生学法重视不够;教材服务性与可读性较低;教学评价功能性较弱,评价内容与方式较单一。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有:生源质量问题根源之一是基础教育存有漏洞;文化素养在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中的比重较轻;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比较缓慢;学校评价手段较落后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解决普通文化课教学问题的对策:加强基础教育的完善;重构“普通文化课”,建设“文化素质培养课”;建设合作教学团队;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强化校园的文化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