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

杨超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各国都处于产业结构重新变动和调整时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其他产业已经是大势所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是指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彼此配合和互相促进的发展过程,它动态体现了—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的相互辨证联系。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者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上和实际经济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研究,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及国内各省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文献,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及现代服务业的形成及未来趋势,其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并分析了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其次,本文以协同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分析了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两个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和关系以及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的动因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并在理论分析的同时,进行了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关联度分析,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关联度的指标体系,利用关联度排序结果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正怀,谭敏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政策;1998年09期
2 唐飞云,谢文锋,余炳才;发展江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毕然,李林凯;充分开发智力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工业技术经济;1991年04期
4 薄金锋;;黑龙江省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5 张星;;改善生物医药现状 体现大北京观念[J];科技潮;1997年07期
6 周大鸣;;顺潮而动乘势而上——上海企业集团实施战略调整的动因[J];集团经济研究;1998年08期
7 ;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宁波经济;1998年12期
8 徐月兰;;高新技术的“孵化器” 风险投资的先行者——记武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公司[J];今日湖北;1999年08期
9 江小涓;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外商投资的[J];投资北京;2000年04期
10 张丰超 ,黄波;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述评[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49期
11 毛良伟;中小型外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动力和运作模式[J];广东经济;2000年04期
12 沈伟;向上海学什么[J];今日浙江;2000年Z1期
13 ;北京华讯通信监测技术公司[J];科技潮;2000年02期
14 ;省外传真[J];四川政报;2000年23期
15 李藩海;;加快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的发展[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0年01期
16 岳梅,李晋红,张沁裕;论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J];机械管理开发;2001年03期
17 牛芳;高新技术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18 健,姚建文,谭军;创新 创业 创环境——湖南省高新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1年05期
19 戚文海;;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产业化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0 ;调味数字全席[J];每周电脑报;200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玲;王士卿;;关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灰领[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2 周义龙;陈晓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推进海南产业超前发展战略[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德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奋力实现巢湖崛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4 邓寿鹏;;高新技术产业与WTO[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胡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6 晏绍康;郑湘明;雷汉云;陶海英;;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强度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娄霞;;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下的知识经济促进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杨江虹;;优化产业结构 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杨叶;孟浩程;;科技创新的空间集聚作用[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晓强;;[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4)[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代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一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与运行效果动态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荆娴;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黄海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张同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卢焱群;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韩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艺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辉;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志强;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侯海苏;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弓;甘肃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东升;新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周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直接介入及限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史蕾;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方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春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锦琼;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5年
2 张泓;服务外包将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待遇[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3 朱品昌;无锡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N];中国工业报;2006年
4 常思哲;上半年沈阳高新技术产值突破千亿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严利;学习深圳经验推进广州创新[N];广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郝明雷 通讯员 王彬;我市建设“五大基地”打造新型产业集群[N];济宁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宦建新 通讯员 梁福根 胡国庆;谋划明天[N];科技日报;2006年
8 武力 王俊杰;打造洛阳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合舰队”[N];洛阳日报;2006年
9 驻广州记者 古国真 通讯员 楠方;深圳单位GDP能耗珠三角最低[N];深圳商报;2006年
10 记者 王欣;高科技产业最佳观潮点[N];深圳特区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