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氯霉素研究
【摘要】:近年来,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由于常用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抗生素,抗生素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通过饮水等途径进入人体,进而威胁人类健康。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性,有必要研究能有效处理水中抗生素的技术。
本论文采用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工艺(AC-Ce/O3),对水中典型抗生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CAP)进行了降解实验,详细研究了AC-Ce/O3工艺的降解效果、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反应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等,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1负载铈活性炭催化臭氧化工艺对CAP具有较显著的降解效果,反应速率快,去除效果好。反应5 min后,CAP的浓度去除率达90%以上,单独臭氧工艺仅为58%;反应30min后,AC-Ce/O3工艺对CAP的TOC去除率高达56%,而单纯臭氧工艺不高于20%,说明AC-Ce/O3工艺降解氯霉素是可行的。
2铈负载量、超声时间、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有较大的影响。结果表明,铈负载量为0.5%,浸渍超声时间为60 min,在500℃氮气保护气氛炉中焙烧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活性较高。
3 AC-Ce/O3工艺的影响因素有CAP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臭氧投加量、反应温度、pH及催化剂使用次数。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100 mg/h,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反应温度为30℃,pH=9时,该工艺对浓度低于5 mg/L的CAP原水降解效果良好。
4 AC-Ce/O3工艺不是催化剂吸附和臭氧氧化的简单加和反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研究发现,单独臭氧和AC-Ce/O3工艺降解CAP的去除效果随pH值升高而增强;羟基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的加入显著地影响AC-Ce的催化活性,单独臭氧和AC-Ce/O3工艺对CAP的降解主要源自羟基自由基·OH的氧化作用。
|
|
|
|
1 |
李来胜!100084,祝万鹏!100084,李中和!100084;催化臭氧化——一种有前景的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J];给水排水;2001年06期 |
2 |
李来胜,祝万鹏,李中和;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氯乙酸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
3 |
童少平,冷文华,张鉴清,曹楚南,钱照明;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J];中国环境科学;2001年06期 |
4 |
童少平,杜桂荣,张鉴清;液相中MnO_2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J];环境化学;2003年05期 |
5 |
童少平,刘维屏,杜桂荣,张鉴清;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的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
6 |
杜桂荣,孙占学,童少平,黄克玲;催化臭氧化降解有机废水及影响因素[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7 |
张彭义,余刚,蒋展鹏,祝万鹏;Ni/Fe/Cu氧化物的催化臭氧化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1998年04期 |
8 |
陈琳,刘国光,吕文英;臭氧氧化技术发展前瞻[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S1期 |
9 |
王春平,马子川;催化臭氧化降解土霉素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0 |
赵翔,曲久辉,李海燕,许兆义;催化臭氧化饮用水中甲草胺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
11 |
范红娟;黄肖容;隋贤栋;;催化臭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02期 |
12 |
赵波,尹琳,卢保奇,李真,邹婷婷,郑意春;Cu-丝光沸石/臭氧催化—坡缕石联用工艺降解染料污水的初步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4年05期 |
13 |
郭晗;鲍治宇;;催化臭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广东建材;2006年09期 |
14 |
刘海龙;焦茹媛;赵霞;王瑞军;;活性炭催化臭氧化表面活性剂的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
15 |
夏琳琳;刘丹;;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QSAR初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
16 |
张彭义,祝万鹏,许强;镍铜氧化物对吐氏酸废水臭氧氧化的催化作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04期 |
17 |
杨忆新;马军;秦庆东;赵雷;王胜军;张静;;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2006年S1期 |
18 |
刘正乾;马军;赵雷;;石墨负载Pt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活性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12期 |
19 |
王胜军;马军;杨忆新;张静;秦庆东;梁涛;;纳米TiO_2催化臭氧化对松花江水中氨氮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7年11期 |
20 |
杨占文;刘波;;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07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