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华语跬步》研究
【摘要】:《华语跬步》是一部日本明治初期日本教师编撰的适用于日本学生学习北京官话的初级汉语教材,其语料源于清末民初北京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清末北京话的语言面貌。我们试图用历史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三种方法,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华语跬步》进行综合考察,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华语跬步》所反映的汉语教学理念。语音部分,发现《华语跬步》的声母共有22个,与现代北京话已经基本一致。《华语跬步》的韵母共有38个,其中,韵母o[o]尚未完全分化为现代北京话韵母e[(?)]与韵母e[(?)];韵母üo[yo]正在向现代北京话韵母üe[y(?)]发展;韵母iai[iai]正在向现代北京话韵母ie[i(?)]发展。调类与现代北京话的调类基本相同,但就四声读法的描述来看,它们存在一定差异。词汇部分,发现其词汇主要有以下特点:词条分类学习,收录内容丰富;方言词大多来源于清末北京百姓的日常生活;外来词主要表现为音译类、音译加意译类、意译类、旧瓶装新酒类等。语法部分,发现其语法主要有以下现象:第二人称敬语“您纳”已经发展成了“您”;询问时间的疑问代词“多咱”使用最为频繁;出现副词“所”等。汉语教学理念研究部分。通过对《华语跬步》的编撰特点、教学项目的选择、教学项目的编排情况进行考察,最后总结出汉语教材语音编写的启示:第一,强调声调练习;第二,注重语音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汉语教材词汇编写的启示:第一,按类编排词汇;第二,注重词汇编排的科学性;第三,选取常用的方言词;第四,选取与时俱进的词汇;第五,选用目前通用的词形。汉语教材语法编写的启示:第一,选取实用性、交际性强的语法项目;第二,选择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的语法项目;第三,选取具有语言特点的语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