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对河道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对有植被河道的水力特性研究。因为河道或者沟渠的岸滩或主槽床面上有植被时,会对河道产生不利和有利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淮河入江水道上段(金湖段)过流状况,研究芦苇对水流阻力的影响,对淮河入江水道(上段)金湖段过流能力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淮河入江水道(上段)金湖段的具体特点,推导出了新的综合糙率公式。研究了不同苇草密度、覆盖率、水力半径等水力特性对糙率的影响,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模型设计理论,为了保证模型水流在阻力平方区,模型应有满足要求的水深,同时根据我校水工试验大厅场地面积,以及试验主要目的是量测各流量对应的长河渠中水面线等,综合上述因素考虑采用水平(纵、横)向与垂直方向比尺不同的定床变态水流模型。模型同时满足重力相似和阻力相似条件。
2、通过有芦苇河道阻力特性的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新的综合糙率公式。
(1)植被未淹没情况综合糙率公式根K1/2以及水力半径的2/3方R-/3有关,与底坡i无关。
(2)植被淹没情况综合糙率公式
其表现形式与植被未淹没情况相似。n与植被覆盖区域植被密度的平方根没有影响。但是也有区别:同样条件下植被淹没情况,要比未淹没情况的综合糙率偏小
(3)着重研究了植被覆盖率对阻力的影响,模型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均表明:随着覆盖率的增加,综合糙率减小;同时,随着水深的增加,综合糙率减小。这一结论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
|
|
1 |
赖国友;张蕾;;EBM综合糙率计算法在洪水过程模拟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7年01期 |
2 |
韩龙喜,朱羿,蒋莉华;山区型河道一维水力数值模拟糙率确定方法[J];水文;2002年06期 |
3 |
杨慧英,何书会,戴绍凤;多沙河道洪水位推算中的几个问题[J];海河水利;1996年04期 |
4 |
汝树勋;;非均质明渠中的综合糙率[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2年01期 |
5 |
王忆龙,吴文明,孙宗胜;关于水力计算糙率系数确定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年04期 |
6 |
靳国厚;;国外有冰盖的河道水力学问题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技术;1988年08期 |
7 |
唐存本;张思和;陈永明;;长江南津关至太平溪河段天然糙率的分析[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83年01期 |
8 |
张琦珠;航片土壤判读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
9 |
太史怀远,于文兴,陈桂波;项家小流域不同植被垂直结构的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88年06期 |
10 |
许炯心;流水侵蚀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趋势的初步研究—以黄土高原北缘气候过渡带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年04期 |
11 |
杨锡麟;大兴安岭大白山植被考察初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2年03期 |
12 |
刘琪璟;王战;王少先;;长白山近期火山爆发对高山亚高山植被的影响[J];地理科学;1993年01期 |
13 |
廖文波,周云龙,张宏达;广东植物区系学研究──Ⅰ.自然地理条件和植被的主要优势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年01期 |
14 |
缪绅裕;广东新港自然保护区植被简记[J];植物杂志;1996年01期 |
15 |
翟明普;特大洪灾与森林培育[J];世界林业研究;1998年06期 |
16 |
岳明,党高弟,雍立军;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基本特征[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9年01期 |
17 |
;生物与土壤[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2年02期 |
18 |
罗新正,孙广友;盐分增量法测定植被蒸散[J];生态学杂志;2005年01期 |
19 |
王元林;;唐至元时黄土高原腹地植被变迁[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
20 |
江锋;张俊云;;植物根系与边坡土体间的力学特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