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视角下英文歌曲汉译的“美”
【摘要】:歌曲翻译与诗歌翻译之间存在许多相似性,尽管如此,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还是非常明显的。诗歌翻译讲究的是视觉艺术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其用词可由诗人随心所欲,任其发挥想象,抒发情感。而歌曲翻译更多的是讲究听觉艺术美,它不仅需要歌词符合原曲的结构,风格和写作手法,同时还要考虑到所翻译的歌词是否具有可唱性,因此在翻译的同时要考虑到歌曲的音域,这样就加大了在翻译时对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的选择。本论文主要以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观点与思想作为主要的理论框架,探讨歌曲翻译的独特性,尤其是歌曲翻译固有的难点,需要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和解决方案。许渊冲教授是二十世纪末最有名气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之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译作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基于丰富的翻译实践,许渊冲概括出来一套诗歌翻译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著名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和“三化论”(浅化,等化和深化)。他进一步提出知之,乐之和好之的“三之论”指导准则。许渊冲提出,翻译是使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间的矛盾。他更强调在翻译诗歌的同时,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主要强调的是:美,超越与忠实。通过对比一些精心挑选的经典英文歌曲及其汉译本,本论文得出以下初步结论:歌曲翻译应该以“可唱、措辞句法得体、艺术体验相似”为其指导原则与标准。这一概念与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