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学生认同度研究
【摘要】:中学生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实施,思政课是培养和提高高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最主要的渠道和阵地。高中生只有真正地认同思政课,形成固定的正确的认识与观念,其学习能动性才能被真正激发,思政课也才能有效展开,真正体现和发挥出思政课的价值和作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中生在思政课认同度上有高有低,不均衡的局面在施教过程与受教过程中都形成了相当程度的阻碍。通过选取南通市海安市四所中学的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高中生对思政课认同度高的情况是:对思政课的存在的价值、设置的必要性、知识和能力目标、教材内容的实用性等认同度比较高;对思政课目标的落实情况、课时设置及开设选修课程的方式、教材内容的难易适切度、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等认同度比较低。认同度低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课程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水平、情感体验没有受到重视;思政课评价机制不健全;思政课实施缺乏良好的环境等。基于高中生对思政课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提出增强高中生对思政课认同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充分发挥教师在增强学生对思政课认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高中生心理特点构建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继续完善高中思政课评价制度;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的实施环境等。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以体现上述原则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