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

黄瑶  
【摘要】:疠气,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是中医病因学里重要组成部分。疠气作为中医温病病因的提出最早源自晋代葛洪(283-363)《肘后备急方》,后代医家也有所发挥,直至到十七世纪的明末时期,吴又可在《瘟疫论》里真正指出了疠气是脱离六淫邪气以外的另一种外感病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人眼所观测不到的细小致病性物质,它的存在和气候、地域、时节都密切相关,正是它的传播导致了疾病的流行,这比十九世纪西方提出的传染病学说早了足足200多年,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属难得,古人为中医病因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至今仍有深刻的理论及重要实践价值,但是迄今为止,关于疠气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流行本质是什么,相关研究少。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Acute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是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等,疫气不同,其导致的疫病也不相同,一气一病,每一种疫疠之气所导致的疫病,都有别于其他疫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变规律,搞清楚每一种疫疠之气的发病特点,分析其致病相关因素,探讨其病因病机,对于中医药在疫病的辨证治疗及“未病先防”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首次将中医疫病疠气研究与呼吸道病毒感染主动监测相结合,以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切入点,从传染特点、发病时间、发病地域、病因属性、症状体征、体质因素与传变规律、康复与复发特点、病毒微观定量与西医辨病等8个方面探讨中医疫疠之邪,以期丰富、完善呼吸道病毒感染疫病的中医辨证体系,为中医药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治防未病上提供有益的借鉴。为研究流感疠气的流行特点,本实验室依托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平台,开展流感样病例主动监测,随机抽检本地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5059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开展荧光PCR病原学检测、MDCK细胞病毒分离、分离毒株的HA基因序列进化分析及氨基酸位点分析,得出本地区甲型流感HA基因进化特点、氨基酸分子变异特点,结果显示本地区流感流行优势毒株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每年优势毒株不尽相同;进化与变异分析显示,近几年分离到的新甲H1N1毒株以6B为主,只有两株为6C;H3N2以3C为主,2014年以后以3C.2a为主,同年分离的毒株序列并不完全在一个进化分支上,部分与疫苗株相隔较远;无论是新甲H1N1还是H3N2,在HA的抗原性及受体结合位点均出现了变异,提示病毒抗原性及毒性出现潜在变化。收集病例监测基本信息及同期气候、环境等资料,结合病原学监测数据,利用SPSS20.0建立数据库,发现流感疠气流行特点呈现明显的冬春季节性,与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PM10呈正相关,O3指数呈负相关。7-17岁学生为流感易感人群,主要症状以发热、咳嗽、恶寒、头痛为主,流感疠气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7-17岁学生,所处封闭教室环境,疠气易于聚集传播,是其易感原因。流感疠气流行受环境时节影响巨大,其主要病因为气温低,温差大,人体正气下降,寒邪入侵是主要诱因(H3N2兼有湿邪),此时疠气本身受环境的“寒”“风”“燥”及空气中可悬浮颗粒物PM10增多,造成疠气的活跃及传播范围变广,人体卫外功能下降,正气不足,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为研究病毒性肺炎疠气流行特点、病因属性、发病相关因素,本实验室于2017年1月-2020年7月开展常见呼吸道病毒病毒性肺炎主动监测,共随机抽检1109例住院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五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副流感III型病毒、人肠道病毒。我们发现病毒性肺炎全年都有检出,女性比男性占比高,年龄为0-6岁孩童高发,流行季节为冬季,主要症状为以鼻塞、咳嗽、恶寒、乏力、憋喘为主,其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主要病原为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此类病毒正常情况下感染机体只会诱发普通上呼吸道症状,甚至不发病,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因为机体本身正气不足,造成脏腑功能不足,外感疠气而发病,与疠气流行有一定关联,但不是主要原因。0-6岁幼儿为主要易感人群,正因为幼儿免疫力较低,体内正气不足,在幼托机构等聚集场所疠气聚集,容易交叉感染呼吸道病毒,易进展为肺炎。病毒性肺炎流行与PM2.5指数相关,病毒可以吸附在PM2.5颗粒,从而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飘散距离远,而易于传播。为探讨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流行特点、病因属性、发病相关因素,我们于2020年1月21日-3月3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主动监测筛查,共筛查8433份病例,发现3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其中23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4名为无症状感染者,横断面研究群体调查方法收集这37名感染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测数据、临床症状、发病时间、出院时间、流行病史、血液指标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使用数字QuantStudioTM3D数字PCR芯片,建立一种更高灵敏度、准确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数字PCR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动追踪监测,与实时荧光PCR同步检测感染者的咽、肛、血液、尿液标本共计1190份,定位不同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藏身之处,及其排毒时间。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病时间集中在:1月15日-2月11日,季节为冬季,节气为小寒、大寒、立春,六气为终之气与初之气,平均温度5.15±2.60℃,平均湿度80.7±8.59%,确诊病例中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重症仅为一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与咳嗽,占比均为91.3%,确诊病例湿邪症状身重肢倦,乏力胸闷的症状最多,占43.48%,37位感染者有7位在出院或隔离解除后又出现“复阳”乃至反复“复阳”特征,比例为18.92%,距发病99天,仍有病例咽拭子核酸检测为阳性,复阳反复次数最多达5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长期追踪检测结果显示,发病初期采集呼吸道标本,尽量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发病中后期及恢复期,采集呼吸道标本及肛拭子标本双份标本。血液标本和尿液标本不适合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监测采样标本类型。建立的数字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性均优于现时使用的荧光PCR核酸检测方法,可以与现时荧光PCR方法相结合,提高病毒检出率,明确荧光PCR结果不明确标本的判定,减少样本的采样次数。流感病毒与病毒性肺炎,都具有流行季节性,病因属性为“风、寒、湿、热”,易感人群为幼童、学生,二者的发病均与正气有关,但流感的发病与疠气流行程度相关更大,而病毒性肺炎发病受正气影响更大。新型冠状肺炎暴发于冬季,寒冷高湿节气暴发,全民易感,病机特点为湿性疠气,初络即入肺,湿性泛滥致疫毒郁肺,其发病与正气相关不大。但病毒间歇性排毒造成的“复阳”,从中医角度,可归属于“差后病复”,“除毒务尽”、“扶助正气”、“改善体质”三大原则可以有效防止该现象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流行与温度、湿度、地域关系密切,病因属性以“湿、寒”为主,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这是温病学的经典理论。湿邪主要伤脾胃,这是已有理论的共识,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以寒湿为主,主要病位却在肺,疠气的性质虽以温热者居多,但也有属于寒性者,如寒疫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提出“湿疫病”,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病的无症状感染者多见,确诊患者治愈后多次复阳,为疫情防范增加了难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疠气隐匿反复特点提高检测能力,时刻关注疠气之变化,从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入手,开展主动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方能有效防控疫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林晓婷;邓丽金;黄惠榕;赖星海;陈水凤;游华;余真铃;薛佳璐;;“呼”字诀训练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消化功能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21年03期
2 隋博文;乔虎;付恒财;江柏华;;江柏华以“疠气”分期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杂志;2021年12期
3 韩雪;;《流感》:灾难面前,看清人性[J];法律与生活;2020年06期
4 任寿安;;当“新冠”遇上“流感”[J];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04期
5 高嘉;沈秋生;沈影超;徐一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脏损伤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J];江苏科技信息;2020年18期
6 高川;;疫情时期的普通人[J];叙事医学;2020年04期
7 杜川;邵思远;艾文振;张海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脓肿1例[J];巴楚医学;2020年02期
8 邓洪枭;谢静;韩小婉;潘国忠;;流感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年06期
9 刘莹;吴颖涛;闫德祺;徐小伟;何泽民;黄前川;;普通型COVID-19与普通型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比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0年12期
10 Y.Y.Pan;H.X.Guan;S.C.Zhou;Y.J.Wang;Q.Li;T.T.Zhu;江伟;;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病人的最初CT表现及其随时间变化:中国武汉63例病人的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0年04期
11 龚震宇;龚训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背景下解释流感监测数据[J];疾病监测;2020年10期
12 张国清,周新,金先桥,王妍;非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例[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年05期
13 刘凡;何婷;唐红霞;丁艳;尹薇;;武汉地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1年05期
14 本刊社;;《基于胸部CT的病毒性肺炎影像报告分类系统》发布[J];现代实用医学;2020年03期
15 杨毅;邱海波;;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重症医学必须走在前面[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20年01期
16 李晓娟;王迎难;倪吉祥;;腺病毒肺炎诊断及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鉴别诊断(附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20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晓丹;刘立力;梁舜薇;陈建斌;汪夏永;黄安迪;赵静波;;大学生焦虑和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恐慌的纵向变化关系:为期1年的追踪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2 李娟;王安妮;柏晓玲;刘蕾;陈雪;张静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痛苦的护理经验:一项混合方法的横断面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3 崔刚;刘阳;李志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危机的运动干预技术[A];第三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20年
4 张琼;;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各人群心理特征及疏导方式[A];浙江省第二十八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大会暨2020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20年
5 曾谊;张侠;高卫卫;张向荣;戴广川;胡炜燚;易永祥;;不同影像学进展模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基线特征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第33届全国学术大会暨中国防痨科技奖颁奖大会论文汇编[C];2021年
6 刘雪艳;唐光孝;吕圣秀;;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及随访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第33届全国学术大会暨中国防痨科技奖颁奖大会论文汇编[C];2021年
7 王云;张春谊;赵凡;赵小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颌面肿瘤科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及分析[A];2020年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大会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创新超越、共赢未来论文汇编[C];2020年
8 毕小琴;汤晓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口腔颌面急诊病人的护理体会[A];2020年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大会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创新超越、共赢未来论文汇编[C];2020年
9 李芬;赖玉珮;杨景博;;基于新冠疫情下的韧性健康城市规划建设思考[A];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20年
10 刘永林;邓思欣;司徒淑娉;余永铿;邵敏;王雪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疫情期间佛山市非甲烷烃(NMHCs)的污染特征分析[A];第二十四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1 胥加斌;梁玉洁;储眉;张思恩;钟凡;廖贵清;;神经感觉功能障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指标[A];202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杰青优青论坛论文汇编[C];2020年
12 宋蕾;张静;刘治清;徐庆鸿;赵晓曦;刘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腔门急诊防护及管理策略[A];2020 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20年
13 宋付瑜;刘治清;郑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医务人员感控不规范行为分析及其应对措施[A];2020 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20年
14 钟靓;杨国平;唐珊;戚维舒;苏仕梅;何滔;卢倩;王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医院应急防护物资保障实践与探析[A];2020 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20年
15 黄宇蕾;章小缓;暴芃;向媛媛;王润夫;张伟娜;王琳;古文珍;郭江;余东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腔专科医院实施加强急诊的实践探索[A];2020 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20年
16 杨文彬;;论农村抗疫工作的艰巨性及推进措施[A];第七届公共政策智库论坛疫情防控咨政专题研讨论文集[C];2021年
17 冯鑫;刘艳娜;隋东旭;张朝翔;关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体育免疫力机会的探究[A];2020年体育史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18 陈安泽;;前言[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4届年会暨福建龙岩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二十六集)[C];2019年
19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 人工智能法治发展综述[A];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C];2020年
20 ;中美民间抗疫合作分析——现状、挑战及展望 摘要[A];中美民间抗疫合作分析——现状、挑战及展望[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瑶;基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探讨中医疫疠之邪[D];扬州大学;2021年
2 李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诊防控及病毒性肺炎快速预警工具建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1年
3 刘丹瑜;成人重症病毒性肺炎标志物的探索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年
4 钱捷;中国大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要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年
5 谢雯芳;Bmal1基因主导的“因时起居”行为在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意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曾庆福;三仁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博云;4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临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20年
2 吴小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21年
3 郑倩文;临沂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山东大学;2021年
4 伍阳;重庆市渝西地区6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
5 杨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病死率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21年
6 宋欣远;三焦同治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年
7 耿捷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冲击及风险控制[D];南开大学;2020年
8 刘翠晓;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研究[D];山东大学;2021年
9 黄秋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危险因素的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21年
10 于东豪;病毒性肺炎数据平台建设与麻疹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工具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8年
11 钟倩;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的Meta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12 孙聪;青岛地区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及病原学分析[D];青岛大学;2019年
13 吕肖肖;岗藿抗感汤联合达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4 胡敏;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20年
15 李欣;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及基因特征分析[D];内蒙古医科大学;2021年
16 詹建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西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17 傅晓芳;2011-2018年我国流感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D];浙江大学;2020年
18 贾小慧;154例重症病毒性肺炎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19 张小梅;岭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观察及相关免疫炎症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0 苏丽湘;蒿芩清胆汤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湿热证的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童萱;武汉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N];科技日报;2020年
2 记者 梁婧姝;我市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Ⅲ级预警[N];呼和浩特日报(汉);2021年
3 全媒体记者 刘博;盟市联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处置演练在锡林浩特举行[N];锡林郭勒日报(汉);2021年
4 记者 雷永福 乔安夏;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召开第六十五次例会[N];石嘴山日报;2020年
5 记者 何川 秦莉萍;刘中伯主持召开市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N];宜宾日报;2020年
6 记者 王秉阳;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N];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
7 记者 李斌 陈芳 田晓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如何施治[N];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
8 ;绥化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关于绥化市区实行最严格精准管控措施的公告[N];绥化日报;2021年
9 记者 崔爽;国内首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正式发布[N];科技日报;2021年
10 ;绵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N];绵阳日报;2021年
11 记者 吴禹涵;市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二次会议[N];攀枝花日报;2021年
12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杨卉;疫情下全线抛锚 邮轮业静待重启[N];北京商报;2020年
13 首席记者 颜安 记者 彭瑜 左黎韵 实习生 廖雨寒;我市严密部署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N];重庆日报;2020年
14 湖南日报记者 刘永涛 通讯员 彭莹 吴文捷;应对肺炎疫情,保险业积极行动[N];湖南日报;2020年
15 本报记者 李松;专家解读《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保健建议》[N];中国食品报;2020年
16 记者 马珂 通讯员 陈建洪;我省确诊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N];海南日报;2020年
17 记者 陆琦;工程院全力迎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N];中国科学报;2020年
18 柯讯;中科院部署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N];中国科学报;2020年
19 记者 张茜 胡蔓;我省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科技攻关[N];湖北日报;2020年
20 记者 李娜 林志吟;用算法“攻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第一财经日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