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联松,白一松,陈多璞,杨剑波,丁超尘;粳稻粒形遗传初步研究[J];杂交水稻;2002年06期 |
2 |
李昌利,杨淑云;粳稻高产育种主要性状的研究[J];垦殖与稻作;2000年03期 |
3 |
于建波,王伯伦,王术;不同粒型粳稻品种产量与品质关系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4 |
王伯华;粳稻后期“三喷”效果显著[J];杂交水稻;1992年05期 |
5 |
李增高;对粳稻常规育种40年实践的思考[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03期 |
6 |
蒋泉英,史国庆,陈金星,王和忠,孔国良;粳稻“9516”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机与农艺;1998年03期 |
7 |
赵一洲,王志兴,孙中泰;粳稻杂种F_2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J];垦殖与稻作;2004年06期 |
8 |
张悦;刘军;刘博;解文孝;付亮;梁传斌;;辽宁省中晚熟粳稻品质性状比较与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
9 |
祝明福,韩佩来;8个粳稻花培新品系遗传参数的研究[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10 |
王景和;优质多抗高产水旱两用型粳稻新品种——北研101[J];农民致富之友;1996年12期 |
11 |
周天岫,程湘虹,楼旭平;粳稻同一品种早晚连作直播栽培技术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1998年03期 |
12 |
赵全志,刘惠超,高尔明,宋丽;粳稻叶片和茎秆形态与品质的关系[J];作物杂志;2001年06期 |
13 |
王伯华;粳稻寒露风防御措施[J];农村新技术;2001年09期 |
14 |
刘国健,张秀和;超高产高抗倒伏粳稻新品种冀粳14号[J];中国种业;1997年02期 |
15 |
刘国健,张秀和;超高产高抗倒伏粳稻新品种冀粳14号[J];北京农业;1998年01期 |
16 |
王夫玉,张洪程;播期对淮北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年03期 |
17 |
方玲;宋世枝;段斌;何世界;童俊丽;;豫南粳稻播期调整后抽穗灌浆期间温度变化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
18 |
陈灿芳,吴汉荣,解庆友,熊江霞,钱萍,薛裕国,刘建刚,刘勇,殷洛明,蔡勇;单季粳稻的高产施氮技术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1998年04期 |
19 |
陆兆林;长粒粳稻“水晶二号”[J];上海农业科技;2004年03期 |
20 |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常规育种课题组;粳稻高产株型选育的初步实践[J];江苏农业科学;1979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