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式进水池内部流动的3DPIV实验研究
【摘要】:进水池是连接泵站前池和水泵进口之间的一过渡段,目的是给水泵提供良好的进水流态,尽量满足水泵进口的设计条件。通常采用模型试验方法来改善进水池的流态;近年来,随着数值模拟技术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其研究手段日趋多样化。本文着眼于进水池研究的关键问题—流场的精确测量,在国内首次采用3DPIV技术,获得了可靠的测试数据。这对有效地揭示进水池内部流动的本质、校正CFD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优化进水池的水力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设计、安装了一套适合3DPIV测量的实验装置。其中,叶轮直径为150mm,进水池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作,形状为矩形。首先,在转速为1450r/min工况下,进行了水泵的外特性实验,得出了水泵的性能曲线;其次,利用三维粒子速度场仪,在解决了进水池中测量断面的三维标定之后,测取了进水池内喇叭管下方流动水体的三维流场;再次,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后处理,获得了测量区域三个视角流场的整体分布图,分析了测量区域流场的流动规律,并将测试数据和已有的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
实验结果证实,采用3DPIV技术对开敞式进水池内部流动开展实验研究是完全可行的,能够获取反映实际情况的三维流场,这对验证数值计算结果,优化水力设计,保证水泵安全高效运行有较大的帮助。
|
|
|
|
1 |
汤方平,耿卫明,杨国平;进水池流态对泵进口流场的影响[J];排灌机械;2004年05期 |
2 |
郭加宏;泵站双进水口进水池内三维湍流的数值计算[J];排灌机械;2004年05期 |
3 |
徐宇,吴玉林,王琳;水泵进水池内紊流及涡旋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S1期 |
4 |
杲东彦;鹿世化;陶爱荣;;在偏流进水工况下矩形进水池三维紊流数值模拟[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5 |
陆林广,朱红耕,奚斌,杲东彦,左滨,祝婕;发电厂冷却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6 |
成立;刘超;;基于CFD技术的泵站进水池水力性能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7 |
成立;刘超;van ESCH B P M;周济人;金燕;;泵站开敞式进水池流动特性数值模拟[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8 |
杲东彦;李大亮;杨文亮;;多机组泵站进水池优化水力设计[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9 |
焦建廷;;灰埠泵站前池和进水池流态的数值模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8期 |
10 |
孙衣春;魏文礼;李超;;进水池平面形状对其水力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01期 |
11 |
高传昌;刘新阳;石礼文;刘伟;;泵站前池与进水池整流方案数值模拟[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2期 |
12 |
邱静,杜涓,黄本胜,练伟航,赖冠文;台山发电厂一期工程循环水泵进水流道水力性能试验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02期 |
13 |
孙东坡;张艳艳;王鹏涛;张晓雷;;1000MW电厂循环水流道进水池三维紊流数值模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06期 |
14 |
徐存东;杨柯;周琳博;宋永占;何淑梅;;引黄泵站进水池几何形式的数值模拟[J];甘肃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
15 |
;电力排灌机组的使用和保养[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11期 |
16 |
田家山;仲付维;;排、灌泵站前池流态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
17 |
康默;;快乐之门[J];科学24小时;2002年Z1期 |
18 |
葛新峰;冯源;郑源;唐澍;;侧向进水泵站配水孔数模优化[J];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03期 |
19 |
李洪为;李倩;孙少辉;;减轻泵在运行中汽蚀破坏的方法[J];科技资讯;2010年18期 |
20 |
赖翼峰;;泵站取水建筑物的主要水力学问题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