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鸡肉IMP含量相关候选基因SNP筛查及其用于地方鸡种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的研究

季从亮  
【摘要】:肌苷酸是影响肉品风味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本研究以鸡肌苷酸合成代谢相关酶中的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甘氨酰胺核苷酸合成酶(GARS)、5-氨基咪唑核苷酸合成酶(AIRS)和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基酶(GART)基因为候选基因,在泰和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等4个地方鸡种以及1个外来鸡种一隐性白羽肉鸡群体中对鸡ADSL、GARS-AIRS-GART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扫描并分析其与地方鸡种肌肉肌苷酸含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分别利用29对微卫星引物以及在两个候选基因ADSL、GARS-AIRS-GART中所检测到的15个SNP位点对我国的4个地方鸡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 1.以泰和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等4个地方鸡种与1个外来鸡种隐性白羽肉鸡12周龄母鸡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鸡肌肉肌苷酸含量,发现了在不同鸡种的肌苷酸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证实了鸡肌肉肌苷酸含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显著,这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我国地方鸡种特异鲜味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从育种角度开发利用地方鸡种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 2.以鸡IMP合成代谢过程中的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 PcR一ssCP结合序列测定的方法,在泰和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及隐性白 羽肉鸡群体中对该基因的所有外显子与内含子的部分区域进行SNP扫描:(l)共检 测出多态位点5个,分别为外显子2中的3484处C/T,内含子5中7426处的T/C,内含 子6中7942处的G/C,外显子9中9839处的C/A以及内含子11中12546处的T/C。5个SNP 位点分别命名为ADSLI、ADSLZ、ADSL3、ADSL4、ADSLS;(2)ADSL4位点的C~A突 变为错义突变,导致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的第273位氨基酸发生变异:脯氨酸(Pro) 一苏氨酸(Thr),尽管该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不同鸡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但进一 步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与胸肌肌昔酸含量之间并不存在关联;(3)其它4 个SNP位点在5个鸡种中的基因型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仅ADSLI位点显示出与 胸肌肌营酸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其TT型(突变型)个体的肌普酸含量极显 著地高于另外CT型与CC型个体(P0.01),初步认为该位点可以作为肌肉IMP含量 的辅助选择标记。 3.以鸡IMP合成代谢过程中的甘氨酞胺核昔酸合成酶(GARS)一5一氨基咪吟核普酸 合成酶(AIRS)一甘氨酞胺核昔酸转甲基酶(GART)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一SSCP 结合序列测定的方法在泰和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等4个地方鸡种以及1 个外来鸡种一隐性白羽肉鸡对该基因的5’侧翼序列的263bP的片段、所包含的21 个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的结合区域进行SNP扫描:(l)共检测出多态位点10 个,分别为5’侧翼序列中的一179处的c/T,外显子3中的5669处的A/G,外显 子4中6545处的C/A,内含子4中7777处的A/G,内含子6中10854处的G/T、10867 处的e/T、10898处的G/A,内含子11中16297处的A/G,内含子14中21228处的 C/T,外显子21中29686处的c/T。其中外显子4中的6545处的c~A突变导致对 应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73位氨基酸发生变异:天冬氨酸( Asp)一谷氨酸(Glu); 10个SNP位点依次命名为:GARSI、GARSZ、GARS3、GARS4、GARSS、GARS6、 GARS7、GARSS、GARSg、GARS 10;(2)10个SN’P位点在不同的鸡种中的基因 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的方差分析显示,GASRI位点以及GARS3位点 与肌肉肌昔酸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3)在所检测的5个群体中GARsl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顺珍,包承玉,邵春荣,刘明智;不同营养水平对地方鸡种部分性状的影响[J];中国家禽;1997年04期
2 高玉时,王克华,陈国宏,李慧芳,张福宜;地方鸡种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家禽;2004年18期
3 周勤宣;黄凡美;张学余;王德清;;我国部分地方鸡种的种质特性测定——产蛋末期肉用性状的观测[J];中国家禽;1986年02期
4 陈国宏,卞建春,王克华,吴信生,陈宽维,常洪,吴兆林,童海兵,李碧春,张学余;地方鸡种血浆AKP和GPT及CPK活性比较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舒鼎铭,杨纯芬,周中华,胡刚安,姜文联;矮小型基因(dw)对地方鸡种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9年06期
6 孙汉,欧阳建华,林树茂,潘珂,吾豪华;江西地方鸡种6种血清酶多态性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7 王立克,张中林,陈祖照;三种不同地方鸡种肉用性能的比较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汪晓鸿;胡小梅;刘娣;;五个地方鸡种Sox8基因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09期
9 黄秀清,黄建斌,翁志铿,陈震,杨振通;5种不同类型地方鸡种肉用性能及肉质的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0年01期
10 何远清;;对我国地方鸡种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的建议[J];北方牧业;2003年09期
11 张瑞耀;;白耳鸡[J];中国家禽;1985年04期
12 张学余,赵东伟;地方品种资源——我国家禽生产的立足之本[J];中国禽业导刊;1998年D6期
13 张学余,黄凡美,赵东伟,卜柱;我国部分地方鸡种肤色伴性遗传初步观察[J];遗传学报;2000年10期
14 傅衍,牛冬,阮晖,罗静,陈功,余旭平,张亚平;浙江省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遗传学报;2001年07期
15 娄义洲;云南省地方鸡种保存利用现状[J];中国家禽;2001年21期
16 张学余,黄凡美,赵东伟,卜柱;部分地方鸡种肤色伴性遗传观察[J];中国畜牧杂志;2001年02期
17 肖智远,林敏;加强地方品种鸡的保存选育,搞好杂交利用[J];中国禽业导刊;2003年01期
18 程光潮,周德旺,吴丽城,段章雄,王力,张婷,刘坤凡,郑小惠;鸡的血型研究 Ⅹ.我国11个地方鸡种的血型和血浆蛋白质多态分析[J];遗传学报;1991年05期
19 杨纯芬,舒鼎铭,郭况彦,周中华,姜文联;矮小型基因对地方鸡种肉用性能影响[J];中国家禽;1999年01期
20 ;温岭草鸡[J];致富之友;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艳平;霍俊宏;林秀;康昭风;季华员;谢明贵;谢金防;;江西地方鸡种的系统关系研究[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威;李慧芳;朱云芬;束婧婷;陈宽维;;我国部分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杜宏;关伟军;赵倩君;浦亚斌;马月辉;;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西藏4个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生国;;中国西北部分地方鸡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克华;朱满兴;王志跃;王勇;曲亮;潘雨来;;江苏省地方鸡种保种场(基因库)管理规范[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俊保;林金杏;陈希杭;张莹;李靖靖;;我国地方鸡种在优质黄羽肉鸡育种上的应用与对策[A];第二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0年
7 赵好娟;张代喜;曲鲁江;;鸡SH3RF2基因插入/缺失等位基因在中国地方鸡种中频率分布研究[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雷雪芹;徐廷生;闫义清;李振红;;河南地方鸡种mtD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进化关系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兴勇;张权;姜润深;耿照玉;;地方鸡种育肥期组织LPL mRNA表达规律的研究[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宽维;李慧芳;王金玉;汤青萍;沈见成;章双杰;;应用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A];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季从亮;鸡肉IMP含量相关候选基因SNP筛查及其用于地方鸡种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强巴央宗;西藏藏鸡种质资源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韩瑞丽;鸡visfatin和PRDM16基因遗传变异及其效应与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跟喜;边鸡遗传多样性及Myostatin基因对生长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安锋利;静宁鸡肌肉发育调控机理[D];兰州大学;2013年
6 徐日福;中国部分地方鸡种MHC B-LBⅡ、B-G基因变异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崔焕先;肉鸡肌内脂肪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及相关基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曹顶国;鸡繁殖性状相关基因功能分析及卵巢转录组和miRNAs鉴定[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9 曲鲁江;中国地方鸡种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见成;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9个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D];扬州大学;2004年
2 宋悦;家鸡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的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3 许静;广西4个地方鸡种和爱拨益加(AA)鸡肌纤维特性与钙蛋白酶基因I和钙蛋白酶抑制基因表达特征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金明;安徽省4个地方鸡保种群遗传多样性及3个产蛋性状基因聚合效应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5 童海兵;地方鸡种类型对优质鸡配套系肉用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邓呈逊;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六个湖北省地方鸡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金四华;地方鸡种高温胁迫下血液生化指标及关键基因表达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8 刘长青;山东省地方鸡种风味特性候选基因ADSL与ATIC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娇;地方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抗性研究及FSHβ基因的遗传变异[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嵇宝华;藏鸡、茶花鸡核型、带型以及家鸡ADSL基因染色体定位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畜禽品种资源处供稿;重视地方鸡种开发利用[N];农民日报;2005年
2 姜长春 张晨;国家地方鸡种基因库在江都建成[N];新华日报;2010年
3 王道坤;怎样做好地方鸡种保护工作[N];河南科技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雷莉云 实习记者 龙梦晴;土鸡也能变“凤凰”[N];湖南科技报;2002年
5 莫广;我国优质肉鸡的发展前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冯芸;康相涛:从“小鸡舍”走出的“大教授”[N];河南日报;2010年
7 水清;有些三黄鸡不宜自繁苗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8 记者 魏东 通讯员 刘涛 王祥峰;“鲁禽1号、3号麻鸡”培育成功[N];科技日报;2006年
9 ;景阳有鸡重9斤[N];湖北科技报;2002年
10 ;北京油鸡饲养管理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