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就转型时期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健康问题特点、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化解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并对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之自我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1%,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正常成人相比明显不佳;2、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教龄、职称、所教班级类型等情况无相关关系;3、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所教科目类型、其所在学校类型均呈正相关关系;4、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兼职情况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5、40-50岁年龄段小学班主任比20-30岁年龄段小学班主任主观躯体不适感更强,50岁以上年龄段小学班主任比刚参加工作小学班主任焦虑水平更高;6、同居状态下小学班主任与其他婚姻状况下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婚姻状况下小学班主任,离异小学班主任比已婚班主任恐怖症状更严重;7、刚参加工作不久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优于工作时间较长和很长的班主任,教龄2-5年小学班主任与教龄更长班主任相比,敌对、偏执症状更严重;8、“小学二级教师”职称的小学班主任比职称更高的班主任身体健康状况更好;9、小学高年级班主任与小学中年级班主任相比,身体不适感更明显、被控制感更强;10、市直管学校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各方面情况整体好于镇管中心小学班主任,除身体不适感更强些、村小班主任心理健康各方面情况基本好于镇管中心小学班主任;11、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水平有极其显著相关;12、不同社会、家庭、学校、自我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水平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极其显著,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愈健全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愈高;13、造成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来自学生人身安全与学习成绩、班主任自身社会地位与事业发展方面的压力;14、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方式由主到次依次是调适情绪、丰富业余生活、树立科学观念、锻炼身体、学会科学用脑、扩大人际交往;15、培养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是帮助小学班主任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