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4R、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京海黄鸡生长、屠宰性状关系的研究
【摘要】:
促黑激素皮质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是动物下丘脑腹内侧核分泌的一类肽类物质,参与抑制体重的增加。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specifictranscription factor 1,POU1F1)参与调节机体的细胞生长与发育,促使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Beta因子(TSH-β)等基因的表达。鉴于MC4R基因和POU1F1基因对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优质肉鸡品种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研究了MC4R和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该品种的生长及屠宰性状进行联合分析,为京海黄鸡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效的遗传标记。同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比较了MC4R和POU1F1及相关基因在京海黄鸡和尤溪麻鸡中表达水平及相关关系,并与屠宰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1)MC4R基因引物P1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29和0.071;引物P2检测到CC、CD、DD三种基因型,C、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和0.28。卡方检验表明在这两个基因位点上,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测序结果表明,引物P1在第662bp处发生了G→C的突变,引物P2多态位点是由于DNA的733-734bp之间插入一个C碱基引起的。这两个多态位点均为在鸡MC4R基因研究中首次被检测到。
(2)POU1F1基因引物P1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25和0.075;引物P6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和0.5;引物P11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96和0.604。卡方检验表明,引物P1检测到的基因位点上,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引物P6、P11的基因位点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测序结果发现,引物P1在第1876bp处发生了G→A突变,1882bp处发生C→T突变;引物P6在3684bp处发生了A→T的突变;引物P11在4573bp处发生了T→C的突变。
(3)MC4R基因P1引物AB基因型个体、P2引物DD基因型个体的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均略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基因型AA/DD的体重、体尺要好于其他组合。POU1F1基因P1引物AA基因型个体、P6引物AA型个体、P11引物AB型个体的的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均略高于其他基因型,P1、P6组合AA/AB,P1、P11组合AA/AB,P、P11组合AB/AB效应最佳。因此,MC4R及POU1F1基因的SNPs多态位点对京海黄鸡的生长及屠宰性状的影响均比较重要,可以尝试将其作为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用于鸡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4)不同基因型内个体体尺性状、屠宰性能间相关关系分析表明,优势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胸骨长、胸宽、胫长、胴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等指标间绝大部分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肌胃重之间一般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5)京海黄鸡POU1F1、GH、PRL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尤溪麻鸡,京海黄鸡公鸡MC4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尤溪麻鸡公鸡,母鸡及总体间差异不显著。京海黄鸡与尤溪麻鸡群体内,POU1F1与GH、PRL基因的表达水平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6)京海黄鸡群体内,MC4R基因表达量与肝重极显著相关;尤溪麻鸡群体内,MC4R基因表达量与肝重、心重极显著相关。
|
|
|
|
1 |
李源;刘大林;王金玉;王慧华;侯启瑞;施会强;;IGFⅡ基因SNPs及其与京海黄鸡生长性能关系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年03期 |
2 |
高侠;边连全;郭伟;;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
3 |
陈小鸽;王彩玲;刘应鹏;梅红;;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杂817生长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7年05期 |
4 |
李宝贵;王继芬;毕元国;;柠檬酸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03期 |
5 |
;新浦东鸡早期生长性能观察[J];中国家禽;1981年02期 |
6 |
M.A.Jensen;姚顺成;;变动高温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1987年01期 |
7 |
刘明宝;不同硒水平对猪和大鼠的生长性能、组织硒含量、血GSH-Px活性的影响及比较[J];中国兽医学报;1989年01期 |
8 |
赵莉;;间歇性光照对雄火鸡生长性能的影响[J];甘肃畜牧兽医;1989年02期 |
9 |
刘明宝,颜立成,韩继福,许进香,张德金;PVA缩醛高分子合成树脂对大鼠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1年09期 |
10 |
;信息服务[J];湖南饲料;1998年04期 |
11 |
任广志,刘金章,张清海,刘坤,刘聪;双肌臀大白猪生长性能及胴体性状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2年05期 |
12 |
谌澄光,周振民,李良鉴,郭小鸿,李兴辉;宁都黄鸡外貌特征及生长性能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3 |
周淑芹,孙文志,魏树龙;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J];饲料博览;2003年06期 |
14 |
赵立,娄玉杰;不同纤维源对鹅生长性能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15 |
;烟酸对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J];养殖技术顾问;2004年01期 |
16 |
王玉龙,潘雨来,许丹;不同断奶日龄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J];中国养兔杂志;2004年05期 |
17 |
李家奎,郑鑫,杨连玉,王哲;不同形态的铜对猪生长性能及血清GH、血浆NPY水平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4年05期 |
18 |
刘丽娜,胡中宏,袁缨;锰对肉仔鸡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生长性能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9 |
王玉莲,袁宗辉,朱惠玲,邱银生,范盛先;喹赛多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05年05期 |
20 |
石素梅,郭聚明;“激生3号”基因工程疫苗对狼山鸡前期生长性能的影响[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