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的稻田利用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排放粪便不断增加。随着政府对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的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妥善处理并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文以上海农场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农场养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重点开展生态监测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为养猪场——农田种植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水稻在各污水处理下均未表现出严重受害现象,且部分处理有利于增产和提高稻米品质。因此将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进行稻田利用是可行的。这样既避免了污水污染环境又充分利用了其中的养分,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2、拔节期时分蘖数随着污水替代比例的提高和污水量的增加而变小,因此拔节期不宜过多的施用污水,只需要以常规施肥模式进行化肥施用即可。从SPAD值来看,污水替代比例越高,污水量越大,SPAD值越大,越有利于氮的吸收。
3、拔节期和抽穗期时,干物质的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相关,而在成熟期,则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在水稻生育前期,叶片分配比率随着污水量的增加和替代比率的增加而增大,而茎鞘和穗分配比率随着污水量的增加和替代比率的增加而减小;到了生育后期相反。因此加强在抽穗后到成熟这段时期内的田间管理和肥料运筹是十分必要的。
4、不同处理水稻植株的含氮率和含钾率均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迟先增加再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70%M和100%M处理最有利于氮的吸收。70%M处理最有利于钾的吸收。
5、一个优化的污水利用方案应实现产量高、品质好、生态不良影响小、稻田对污水的负荷大四个目标的相协调。在本实验条件下, 70%M、40%M、40%L、70%L、100%H和40%H处理与常规处理相比,均表现为增产。从稻米品质来看,污水替代比例越高,污水量越大其加工和外观品质越好,但会使蒸煮食味品质有所下降,因此,经过全方面的考虑,70%M处理为最优的施肥方案。
|
|
|
|
1 |
夏建国,邓良基,谭宏,吴玺;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土壤生态因子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2 |
林文浩;稻米品质综合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3 |
厉葆初;国外稻米品质育种概况[J];世界农业;1987年01期 |
4 |
郑九如;林文彬;林荣光;郑回勇;;改良稻米品质 提高稻米的经济价值[J];福建稻麦科技;1992年01期 |
5 |
张嵩午;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稻米品质的地域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1993年01期 |
6 |
周泽隆,韦善富,邓显章;广西优质稻品种稻米品质浅析[J];广西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
7 |
李振宇,张云康,吴建利;水稻亚种间优质米组合的选育初报[J];杂交水稻;1996年06期 |
8 |
李雅娟,崔成焕;稻米品质与结实或温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9 |
唐启源,向远鸿,卢至远;杂交稻米质性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J];杂交水稻;1997年02期 |
10 |
陈业坚,舒庆尧,张增勤,刘守平,何方印;稻谷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J];作物研究;2001年04期 |
11 |
吴长明;稻米品质遗传研究进展与改良策略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6期 |
12 |
王强盛,黄丕生,甄若宏,荆留明,唐和宝,张春阳;稻鸭共作对稻田营养生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4期 |
13 |
刘建,魏亚凤,吴魁,徐少安;有机无机N不同配比与中粳稻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4年03期 |
14 |
卢碧林,王维金;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J];作物杂志;2005年05期 |
15 |
黄丽苏,姚跃华,匡迎春,赵正洪,刘艳云,孙志强;神经网络方法在综合评价籼稻品质中的应用[J];作物研究;2005年03期 |
16 |
陈能;罗玉坤;谢黎虹;朱智伟;段彬伍;章林平;;我国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及与米质的相关性研究[J];作物学报;2006年08期 |
17 |
刘成海;郑先哲;叶斌;刘柏青;;机器视觉技术在稻米外观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8 |
褚旭东;石军;王志;黄廷友;刘定友;彭涛;侍守佩;项祖芬;;不同播期对15个籼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
19 |
石军;褚旭东;王志;黄廷友;李春财;;自然高温对15个籼稻杂交组合稻米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
20 |
徐庆国;稻米品质及测试方法研究——1.粳稻稻米品质的品种间差异及不同季别种植的差异[J];作物研究;198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