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猪高热病病例中常见病毒混合感染情况的调查及PRRSV疫苗免疫、PCV2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的影响研究
【摘要】:
2001年以来,连云港以及周边地区在每年的5月底到10月份,爆发一种以高热,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皮肤发红,部分妊娠母猪流产,死产为特征的猪传染病。该病可感染不同猪,发病率高,几乎达到100%;死亡率随病程、继发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剖检变化以弥散性、出血性间质肺炎、淋巴结和各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特征。由于发病率、病死率高,治愈率较低,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病原微生物导致死亡,无特异防制方法,从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弄清连云港以及周边地区猪高热病的流行情况以及PRRS疫苗和PCV-2对猪瘟免疫的影响,以便做好防控工作,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第一章、PRRSV和CSFV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设计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病毒ORF7基因和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5'-NCR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针对上述两种RNA病毒的RT-PCR方法,可同时扩增出相应的377bp和288 bp的目的片段。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RT-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PPV、PCV-2、PRV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针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 PRV)gI基因和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VP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参考有关文献得到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 PCV2)ORF2基因的引物,建立针对上述三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可在一次PCR反应中扩增出相应的277 bp、511 bp、404 bp目的片段。实验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三章2007-2009年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猪高热病中常见病毒混合感染规律研究
应用PCR方法,对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的235份猪高热病病料(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97份病料为PCV2阳性,阳性率为41.3%;146份病料为PRRSV阳性,阳性率为62.1%;103份为CSFV阳性,阳性率为43.8%;10份为PPV阳性,阳性率为4.3%;6份为PRV阳性,阳性率为2.6%;其中PCV2、PRRSV的混合感染阳性率最高,235份病料中有80份,占总数的34.0%;且有17份为PRRSV、PCV2和CSFV的三重感染,占总数的7.2%。在混合感染比例中,PRRSV和CSFV混合感染居第二,235份病料中有61份,占总数的26.0%。
猪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猪烈性传染病之一,本次调查中CSFV的阳性率高达43.8%,其对猪高热病的协同致病作用显而易见。PCV-2对机体的影响主要造成免疫抑制,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造成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从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症状,从检测结果看PCV-2阳性率为41.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PRRSV引起的以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和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传染病,PRRSV可导致猪的严重免疫抑制,在临床上混合感染十分普遍,本次检测阳性率为62.1%,流行情况是严重的。上述检测结果说明我国猪高热病的复杂性及防治的艰巨性。
第四章勃林格Ingelvac PRRS活疫苗(ATCC-VR2332株)对猪瘟疫苗免疫的影响研究
用勃林格Ingelvac PRRS活疫苗(ATCC-VR2332株)对猪瘟细胞苗和睥淋苗在商品猪的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清进行猪瘟抗体的测定,结果勃林格Ingelvac PRRS活疫苗(ATCC-VR2332株)和猪瘟细胞苗组与只免疫猪瘟细胞苗组相比,产生猪瘟抗体的滴度没有差异;勃林格Ingelvac PRRS活疫苗(ATCC-VR2332株)和猪瘟睥淋苗免疫组与只免疫猪瘟睥淋苗组相比,产生猪瘟抗体的滴度也没有差异,结果表明,勃林格Ingelvac PRRS活疫苗(ATCC-VR2332株)对猪瘟疫苗的抗体产生无影响。
第五章PCV-2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的影响研究
选取30日龄商品猪,每15天检测一次PRRSV、PCV-2感染情况和猪瘟抗体动态变化情况,在免疫猪瘟脾淋苗2头份后28天(58日龄),猪瘟抗体水平维持在53以上;此时检测出部分猪出现圆环病毒感染,将同批猪分为有、无圆环病毒感染的两个组,以上述猪瘟脾淋苗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二免后14、28天测定血清中的抗体,发现无圆环病毒感染的猪,其猪瘟抗体水平维持在60以上,而有圆环病毒感染猪其抗体水平仅维持在及格线上(42X48),与无圆环病毒感染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PCV2感染可明显降低猪瘟疫苗(脾淋苗)的免疫效果。
|
|
|
|
1 |
李华,杨汉春,黄芳芳,刘平黄,高云,陈艳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抑制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J];中国兽医学报;2001年03期 |
2 |
姚龙涛;当前国内外猪的重要疾病与控制[J];养猪;2004年04期 |
3 |
彭长凌,高崧,刘秀梵;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检测PRRSV方法的应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年01期 |
4 |
许立华,芦银华,王玲,陈溥言;猪圆环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4年01期 |
5 |
全艳平,赵玉军,崔尚金;断乳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J];中国兽医杂志;2004年04期 |
6 |
周俐兵,樊银珍;猪圆环病毒和PRRSV在断乳仔猪群中并发感染[J];畜牧与兽医;2003年09期 |
7 |
李玉峰,王先炜,姜平;上海地区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2型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J];中国兽医学报;2003年05期 |
8 |
周继勇,陈庆新,叶菊秀,朱家新,郑肖娟,商绍彬,陈亭飞,母安雄,周恩民;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学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04年01期 |
9 |
李凯年;用位点杂交检测细胞培养物和组织中的PRRSV[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7年12期 |
10 |
邱昌庆;美国中西部地区PRRSV分离株的基因差异[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9年03期 |
11 |
V F Ohlinger
,袁森泉;与2型猪环状病毒有关的4种疾病及控制[J];中国畜牧兽医;2003年05期 |
12 |
邱昌庆;用PRRSV分离株制备抗原与抗血清反应[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8年02期 |
13 |
张婉华,叶向阳,祁贤,朱永军,陆鑫芳;PRRSV-S_A株在组织培养上增殖及某些生物学特性[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2年05期 |
14 |
乐敏,陈焕春,邱德新,钱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03期 |
15 |
邱昌庆;检测PRRSV几种血清学方法比较[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7年22期 |
16 |
陈庆新,周继勇,叶菊秀,申会刚,陈婷飞;猪Ⅱ型圆环病毒浙江株的分离及全基因组结构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4年04期 |
17 |
李秉鸿;PRRSV灭活疫苗能降低猪精液中排毒量[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7年04期 |
18 |
邱昌庆;猪PRRSV美国株的结构多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7年20期 |
19 |
范伟兴,王玲,袁秀芳,柴家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状况和防制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1997年02期 |
20 |
李凯年;用位点杂交法检测自然感染仔猪肺中PRRSV核酸[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