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环节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办理实证研究
【摘要】:2014年后半年随着速裁试点办法印发,速裁程序试点在全国部分试点地区展开。作为一种“实验性”试行程序,其是否具有可行性,成为同简易程序般另一特殊程序,都须试点实践检验,因此对速裁程序试行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就显得必要。本文针对目前检察机关速裁试点研究相对薄弱,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环节为主要对象,旨在通过调查实际试点状况,通过对部分试点区域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并能对其进行多角度剖析,从而提出部分完善路径。第一章为概述。先从速裁程序产生的背景、研究必要性出发,就当下刑事案件数量激增导致案多人少矛盾、对先前轻案快办机制完善、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域外简易程序介绍等方面进行简述;其次将简易与速裁程序比对,归纳速裁程序特征。第二章现状叙述。该部分首先主要依据调研、查询获取个别市区数据,借助表格、柱状图等形式,就轻微刑事案件占刑事公诉案件的比重、速裁案件与其他公诉案件比重、不同区域速裁办案情况比对、办理案件类型等方面进行介绍。同时为了避免数据的非典型性,本章也借助最高检官网发布、先前部分学者统计的数据,作为补充;其次介绍程序试点中主要办案模式。第三章成绩、问题及原因论述。本文认为试点中问题大于成绩,故总结了存在于试点办法、办案类型、办案方式、程序变革等方面或大或小的问题,并结合当下诉讼体制、司法队伍、司法资源配置、刑事案件本身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本文认为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在逻辑上就先与解决问题,只有对问题的分析透彻明白,问题的解决才可更加有的放矢,故本章在全文结构中最为详尽。第四章是在前文对检察机关速裁程序试点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进行的。针对试点办法过于原则、案件办理方式单一等问题,以及考虑诉讼体制、司法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对当下检察机关办理速裁案件,初步提出从适当放宽适用条件、构建侦捕诉联动机制、总结部分地区全程速裁办案经验、完善配套保障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完善。